-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概述2013Apr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光发射机 把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注入光纤传输,它通常由复用器、调制器和光源组成。 复用器的作用是把多路信息信号复用为时分复用(TDM)信号或频分复用(FDM)信号。 调制器的作用是用复用信号直接调制(IM)激光器(LD)的光强,或通过外调制器调制 LD 的相位。 光源提供光载波。 中继器(放大器) 对经光纤传输衰减后的信号进行放大。 光-电-光中继器:如需对业务进行分出和插入; 全光中继器:如只要求对光信号进行放大。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光接收机 把经光纤传输后的微弱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对其放大并解调出原基带信号。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光纤通信系统随着多模光纤发展到单模光纤,多模激光器发展到单模激光器,从短波长系统发展到长波长系统,已经历了三代。 系统速率与无中继距离关系(没有色散补偿)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三代光纤通信系统 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是使用渐变多模光纤的短波长(0.85 ?m)系统,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速率为 34 Mb/s 或 45 Mb/s,无中继传输距离仅为(10~20)km。 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二代光纤通信系统使用单模光纤的1.3?m系统,工作波长已由短波长发展到长波长(1.31?m 和 1.55 ?m),光源使用多模激光器(LD),传输速率已提高到 140 Mb/s 和 565 Mb/s,无中继传输距离已增加到(100~150)km。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使用1.55?m的单模光纤,光源采用单频 DFB 激光器和外调制技术,单信道传输速率可达到 2.5 Gb/s 和 10 Gb/s 以上,采用色散补偿技术无中继传输距离已达到几百km。 光 纤 通 信(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马愈昭 第1章 光纤通信概述 1 发展历史 2 优点 3 系统组成 古老的光通信设备---烽火台 光通信是利用光波作为载波来传递信息的。 广义地说,用光传递信息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早在公元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都城和边境堆起一些高高的土丘,遇到敌人入侵,就在这些土丘上燃起烟火传递受到入侵的信息,各地诸侯看见烟火就立刻领兵来救援。 其中还有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种土丘就叫烽火台,它就是一种古老的光通信设备。 在欧洲: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光纤通信史回顾 ----古老的光通信 由于人们无法解决光向四面八方散射时,光强减弱和不能通过障碍物的问题 因此,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光通信都没有什么重大的进展。它仅仅作为一种信号灯使用,如: 马路上的红绿灯 机场上的跑道标志灯和 航标灯等等。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高锟提出光纤通信 但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是由于一位中国人引起的,他就是高锟! 早在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发表了关于通信传输新介质的论文,当时他还是一个在英国工作的年轻工程师,他指出利用光导纤维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从而奠定了光纤通信的基础。 在高锟早期的实验中,光纤的损耗约为3 000 dB/km,他指出这么大的损耗不是石英纤维本身的固有特性,而是由于材料中的杂质离子的吸收产生的。 高 锟----光纤通信发明家(左) 1998 年在 英国 接受 IEE 授予 的 奖章 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高锟提出光纤通信 高锟指出,如果把材料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比重降低到10?6以下,光纤损耗就可以减小到 10 dB/km。 再通过改进制造工艺,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可进一步把光纤的损耗减少到几dB/km。这种想法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光纤的进展情况 1970年 光纤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国康宁公司按照高锟的思路,生产出了20 dB/km的石英光纤 1972年 该公司生产的多模光纤损耗已下降到4dB/km ; 1973年 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生产的光纤损耗为 2.5 dB/km,1974年已下降到 1.1 dB/km; 1976年 日本 NTT 公司已减小到 0.47 dB/km; 80年代初 单模光纤在波长 1550 nm 的损耗已降到 0.2 dB/km,接近了石英光纤的理论损耗极限; 目前G.654光纤的损耗是0.151 dB/km 。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全 波 光 纤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电磁波谱 《光纤通信》(第3版) 原荣 编著 光源---半导体激光器也发明了 作为光纤通信用的光源,半导体激光器也发明了,并取得了实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测量技术(第5版)全套PPT课件.pptx
- QGDW 1152.2-2014-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 第2部分:直流系统.pdf VIP
- 中小学学三年发展规划(2025-2028).docx VIP
- J-T-G- 5120-202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20CJ95-1:装配式保温楼地面建筑构造——FD干式地暖系统.pdf VIP
- 3 电子银行_纵横商务汉语 中级阅读2.pptx VIP
- 阿那亚品牌手册.pdf VIP
- 二氧化碳气瓶瓶阀爆破片爆破浅析 .docx VIP
- 隧道二衬施工缝缺陷处理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秋学期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