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资考试科目二基础知识汇总98条
一、教育基础知识
1.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
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 )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
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
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
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
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
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
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
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
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 (儿童中心、
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 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
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20. 我国著名教育家包括主张“五育并举”、“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伟大的人民教育
家”陶行知,“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乡村教育运动先驱梁漱溟。
21.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孟子。
22.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23.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
性、继承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
24.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
的规模、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25.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
26.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7.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
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8.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平衡、本身的继承性、
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29.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前提基础)、环境(提供可能)、教育(主导
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
30.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它是国民教育
制度的核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1.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32. 各类学制主要类型包括:双轨制(以英法为代表)、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和分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501定稿.doc
- 幸福讲堂ppt.ppt
- 广东省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省级验收指标体系---评分表.doc
- 广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报告.doc
-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大事记.pdf
-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申报书.pdf
- 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15年1月.ppt
- 广州市中学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大.doc
- 广州市中学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大赛.doc
- 广田各科综合评价方案.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