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案例讨论)
预防医学实验职业中毒的案例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根据起病缓急、病情轻重、骨髓损伤程度为和转归等,国内将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诊断标准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象满足至少下列2项:(1)血红蛋白100g/l(2)血小板50×10^9/L(3)中性粒细胞1.5×10^9/L。 一般无肝脾肿大。 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的50%)或重度减低(正常的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减少。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它疾病,如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范科尼贫血、PNH、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纤维化、毛细胞白血病、低增生性白血病、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等。 鉴别诊断 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及铁含量测定 自身抗体筛选 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 溶血性疾病 最主要的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低增生性白血病 再障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药物及化学物质 氯霉素、保泰松、苯、甲醛 各种电离照射 x射线、r射线、放射性同位素 病毒感染 各种类型的肝炎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等 免疫因素 再障可继发于胸腺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接触职业危害 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法定职业病目录 尘肺(12+其他)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0+其他) 职业中毒(55+其他)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职业性皮肤病(7+其他) 职业性眼病(三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职业性肿瘤(8种) 其它职业病(5种) 职业病目录与分类(一) 职业病目录与分类(二) 职业病诊断 对某种疾病的本质、病情程度及其与职业性危害因素有无因果关系所作出的判断结论。 必须依据职业史、现场调查和医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辨证分析和逻辑推理,除外类似表现的其他疾患,方可作出诊断。 进行职业病诊断时,都不应使用不确切的词汇作诊断用语。凡以下用语:“考虑为某职业病”、“某疾病由某种职业性危害因素引起的可能性大”、“某疾病与某职业性因素有关”等,均不具有职业病诊断的效力。 职业病诊断(续) 职业病诊断 诊断机构条件 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医疗卫生机构 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 诊断人员 执业医师 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 劳动者有选择诊断地的权利 职业病诊断(续) 诊断原则 职业史、危害接触史 现场危害调查评价 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 三人以上集体诊断 推定诊断原则 《诊断证明书》 诊断医师共同签署 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诊断争议鉴定 诊断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受理鉴定申请 两级鉴定,省级鉴定终结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专家库 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及其专家抽取办法 回避原则 用人单位举证责任 提供现场危害监测资料 提供劳动者健康监护资料 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慢性苯中毒诊断 尚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首先应该调查生产环境和空气中苯蒸气浓度以衡量患者的接触程度。 如患者有肯定的过量苯接触史,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持续性、进行性的类神经症表现和血细胞的异常变化,可作为早期苯中毒病人考虑。早期血象变化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周围血象检查应在相当时期内,重复数次,以观察病情进展。如有上岗前血象可比较,就更有价值。对周围血象有持续或进行性改变者,应作骨髓穿刺涂片检查,以观察造血组织内在病变以摒除其他造血系统疾病的可能性。 如患者出现器质性神经系统病变、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继发性白血病等,一般诊断不困难,但仍应慎重细致,做好鉴别诊断,以除外各种非职业性疾病。 职业病诊断程序 职业病诊断程序(续) 苯是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易挥发,有特殊的芳香昧 苯是常用的溶剂和化工原材料 苯是石油和汽油中的重要的成分 苯主要在肝脏和骨髓中被混合功能氧化酶(MFO)转化为毒性代谢产物 苯主要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体内,而且吸收快,吸收率分别为50%和90%左右。苯经皮肤吸收快,但吸收量少(约0.05%),因为苯挥发性强。苯进入体内后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器官,但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