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当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郎当考

“郎當”考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台 提要:本文考察“郎當”一詞,並系連其同源詞。 關鍵詞:郎當;蘭單;?鬖;同源詞。 郭在貽曰:“‘蘭彈’亦作‘蘭殫’……聲轉又為‘?鬖’、‘拉塔’……又作‘儖儳’、‘藍攙’……聲轉又為‘郎當’……至於此詞含義,則或為疲弊不振,或為潦倒、頹唐,或為形貌醜陋,當視上下文意而定,未可拘泥。”郭氏又曰:“‘蘭彈’有作‘闌彈’者,有作‘闌單’者……聲轉又作‘?鬖’、‘拉塔’……聲轉又作‘郎當’……又有作‘潦倒’者……”錢鍾書曰:“‘闌單’音轉而為‘郎當’。”“郎當”一詞起源甚早,當謂“郎當”音轉為“闌單”,郭、錢二氏傎矣。蔣禮鴻曰:“復有‘闌單’、‘潦倒’、‘郎當’……斯皆聲轉義通,同條共貫者矣。”王鍈曰:“‘闌單’與‘郎當’聲同韻近,應為一聲之轉。”張曉華謂“郎當”與“零丁”同源,東漢寫作“琅當”、“鋃鐺”,唐代寫作“琅璫”,宋代寫作“郎當”、“狼當”,明以後慣用“郎當”。諸說尚不全面,茲為訂補。 “郎當”音轉為“闌單”,又音轉為“?鬖”、“儖儳”,三者又各成子系統,下文系連其同源詞,補諸家所不及。至於黄生、蔣禮鴻、郭在貽謂音轉為“拉塔”、“潦倒”、“落拓”、“龍鍾”、“彾?”、“鹿獨”、“路亶”等形,本文不復涉及。戴淮清曰:“‘郎當’轉入聲則失去ng聲而變為‘邋遢’lada。”則誤。 1.“郎當”考 “郎當”最早字形戰國時寫作“琅湯”,《管子·宙合》:“以琅湯淩轢人,人之敗也常自此。”丁士涵曰:“琅,讀爲浪。浪,猶放也。湯,讀爲蕩。蕩,《説文》作愓,云‘放也。’”其義為放蕩、遊逛、無檢束也,同義連文。清·張慎儀《蜀方言》:“不歛攝曰琅湯,讀若浪蕩清·翟灝《通俗編》卷2:“按今以不歛攝曰琅湯。”1935年《蕭山縣誌稿》:“人不歛攝曰琅湯。”字或作“浪蕩”,《新唐書·逆臣列傳》:“巢從子浩,衆七千,為盜江湖間,自號浪蕩軍。”宋·正受明·顧起元客座贅語1《方言》:“曠大不拘束曰浪蕩音朗倘《江南志書江寧縣。字或作“浪湯”,宋·黄震《黄氏日抄》卷4“子之湯兮”條:“湯,他浪反,為是蓋堂字去聲,至今俗亦有浪湯之說。”字或作“浪宕”,《廣弘明集》卷6:“致使浮遊浪宕之語,備寫不遺。”又卷7:“佯狂浪宕。”《法苑珠林》卷56:“浪宕隨時,?岏度日。”《續古尊宿語要》卷5:“一身浪宕無拘撿,閙市門頭恣意遊。”清·周靖篆隸考異篆作宕浪宕逸遊也。字或作“郎當”,《??字轉音·連綿清·范寅《越諺卷上火燭郎當戒火之辭。蓋謂戒火燭之蔓延無節也。重言作“浪浪宕宕”、“郎郎當當”、“浪浪蕩蕩景德傳燈錄卷五燈會元浪浪蕩蕩古音駢字續編趤浪蕩音轉為“儻蕩”、“儻??”,《漢書·史丹傳》:“丹爲人足知,愷弟愛人,貌若儻蕩不備,然心甚謹密。”顏師古注:“儻蕩,踈誕無檢也。”又《陳湯傳》:“陳湯儻??,不自收斂。”顏師古注:“儻??,無行檢也,??音蕩。” “郎當”又引申為頹敗、疲軟、不成器之義。清·李翊《俗呼小錄》:“湖州以桑葉二十斤爲一箇,杭州柴四圓箍爲一轉,人之頹敗及身病摧靡者云郎當。”《江南志書·松江府》:“郎當,今呼人之衰憊者。”又《太倉州》:“郎當,不強健也。”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6:“魏鶴山《天寶遺事詩》云:‘紅錦綳盛河北賊,紫金盞酌夀王妃。弄成晚嵗郎當曲,正是三郎快活時。’俗所為快活三郎者,即明皇也。小説載明皇自蜀還京,以駝馬載珍玩自隨,明皇聞駝馬所帶鈴聲,謂黄幡綽曰:‘鈴聲頗似人言語。’幡綽對曰:‘似言三郎郎當,三郎郎當。’明皇愧且笑。”宋·王灼《碧鷄漫志》“三郎郎當”作“陛下特郎當”,並釋云:“特郎當,俗稱不整治也。”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1《方言》:“敗事曰郎當。”清·黄生《字詁》:“‘郎當’之轉口即‘籠東’,輕轉即‘彾?’,‘籠東’之搭舌即‘龍鍾’,‘郎當’之仄聲即‘落托’,大抵皆失志蹭蹬之意,特古今方言轉口有異耳。”宋·趙令畤《侯鯖錄》卷8引張文潛《雪獅絶句》:“六出裝來百獸王,日頭出處便郎當。”宋·朱熹《答黃仁卿書》:“今日弄得朝廷事體郎當,自家亦立不住,畢竟何益!”《朱子語類》卷130:“張文潛軟郎當。他所作詩,前四五句好,後數句胡亂填滿,只是平仄韻耳。”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11:“師云:‘郎當屋舍沒人修。’”今俗語云“軟不郎當”,“不”為襯音字。清·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2:“吳中謂生菜宿而黃者曰黃姑郎當“郎當83:“當時厲公恁地弄得狼當,被人攛掇,胡亂殺了,晉室大段費力。”又卷90:“卻被項羽來殺得狼當走。”今吳方言有“瘪皮郎當”、“沒竅郎當”之語,又有“破布郎當”之語,“郎當”正疲軟、不成器之義。俗語“吊兒郎當”,或作“弔二郎當”,亦言“吊兒不郎當”,“不”亦為襯音字。“吊兒”即“屌兒”,男具也。郎當,不振舉、疲軟也。今吳語有“郎裏郎當”之語,謂不振作也。“吊兒郎當”、“郎裏郎當”喻懈怠、散漫、無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