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 2章心火为病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 临证辨象》.doc

第1 2章心火为病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 临证辨象》.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 2章心火为病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 临证辨象》

第1 2章心火为病今天呢,咱们接着一气周流的顺序往前转,转到心火这一块,今天咱们讲心火为病。 火气呢,内经里面讲,火性炎上。所以从脉象上来讲,心脉洪。就是说心气这股脉象就象大海的潮水一样,汹涌澎湃,气势磅礴,非常得洪大。这说明一气周流,由阴出阳,游行到心火这个部位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盛的状态。那么这股旺盛饱满的状态呢,内经里面就用”炎上”这两个字,火焰往上冲,用这个象来表示。脉象上来说就是洪脉,这是正常的心火脉象。 但是事情都是盛极而衰,所以心火下来呢,必然是要由此作为一个转折点,并且以中土作为一个枢轴,由盛而衰。实际上也不是衰了,就是由升散改为收敛,逐渐转变成肺金之气。所以实际上咱们讲的心火为病和肺金为病呢,也是比较密切一些,也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从西医的临床来看呢,肺心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肺和心一块病了。虽然西医的心脏、肺脏和中医的心气、肺气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之问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我们可以借用过来,用我们中医的一气周流来研究和解释西医临床上的很多的疾病。 一气周流到达心火这个位置的时候呢,它的正常的状态,刚才咱们讲了,就是气势磅礴,开达、广阔这么一种象。心火之气为病,都是虚引起的,心火实的话,不会有病的。心气一虚,心火这股气势磅礴的力量就不够了,甚至没有了。或者表现为纯虚之证,或者表现为因虚而致的瘀滞之证。 1 2.01心病的根源在于肾说到这里呢,就要讲一下心气虚实的根源。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说,左路肾水温升,由阴出阳化现木气,木气继续温升而化火,最后变成心火之气。所以这股心火之气的源头,其实还是在下焦肾气。从这个角度来说,心气不足,必然是肾气虚所致。肾气不足,甚至都快没有发动之力了,这个时候心火之气哪来的磅礴之势呢?所以比较严重的心脏病,比如心衰,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都应该归入肾病的范畴。治疗的时候就要从源头上去着手,不能熄火呀。李可老先生用大剂量的姜附为主的破格救心汤,治疗很多急性心衰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就是明证呀。 正常的心气,比较充盛的话,都是升已而降,沿着肺金敛降的方向,沿右路收藏入肾,完成一气周流的循环。所以我们常常说的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就是这种状态。心肾相交并不是心和肾直接连起来互相交流,它还是按照一气周流的模式来交流的,是走了一圈,不是直线。 所以当心气不足之时,心气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升已而降的转变,就会出现我们比较熟悉的心肾不交的许多症状。只要患者的心气虚得还不是很厉害,也就是下焦肾气鼓动之力还不算太差,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从上焦心肺的角度,一升一降,从上焦来调整心气的不足,帮助它顺利地由升转降,完成一气周流的过程,实现心肾相交。临床上很大一部分慢性心脏病患者,都是属于这种情况的,我们单纯从上焦治疗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所以对于心火为病,对于心脏病患者,我们治疗的时候就有两个可以选择的切入点。比较轻的,直接从上焦心火之气本身来用药,比较重的,就要考虑从心气的根源,也就是下焦肾气来治疗用药。 1 2.02虚散不收的根源那么我们临床上能够见到的心火为病,目前呢,如果从西医的角度来讲,就是各种心脏病比较多一些。所以今天咱们就以西医的病名,西医叫冠心病,以这个为主,讲一下咱们的心火为病。 冠心病从西医的角度来讲,西医认为主要是心脏血管供血不太好。心脏的冠脉粥样硬化,有不同程度的阻塞、狭窄,引起了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导致了心脏功能下降,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这是西医的一个简单的认识。 从咱们中医来讲,这种病一般来说是分为两种情况。我给大家讲的,都是我在临床上亲自见过的,治疗过,有过真实的体会的病例,所以讲的可能不是很全,主要是就临床上这些真实的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提供一个临床治疗的思路。并不是就这一个病,作一个非常系统,非常专业的报告,水平也达不到。 据我临床所见呢,这种心脏病人,慢性的,大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虚为主,主要表现为虚证;一种是在虚的基础上有比较明显明显的郁滞,相对以郁滞为主。这个我们稍后分开详细地讲。 当然也有急性的,你像急性心梗啊,急性心衰啊,这样的病人也不少。但是现在西医抢救措施比较周全,也比较及时,真正心脏病急性发作,跑来看中医的比较少。就像我本人,这方面的经验非常少。像李可老先生那样,纯粹用中医来治疗急性心衰,并且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的,我想在大城市可能是,不光是有没有效果的问题,关键是很难有这个机会。现在一般的县医院,这种西医的抢救措施,都是比较完善的了。老百姓长期以来也形成了这个习惯:急性病看西医,慢性病就看中医。所以很少有人心脏病急性发作了,很着急的来找中医看,目前还比较少。所以对于急性心脏病呢,这个咱不多讲,因为我也没有具体的临床经验可以跟大家交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看看李可老先生的书。所以咱主要是讲慢性心脏病,就是比较轻的这种。 慢性的心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