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二讲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向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推荐.doc

2012届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二讲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向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推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届新课标高考备考训练:第二讲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向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推荐

第二讲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向近现代 工业文明的转变 一、选择题 1.(2011·大连模拟)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2011·沈阳模拟)就证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的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3.(2011·湛江《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A. B. C. D.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14.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世博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展品在此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成立不久的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②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③美国出于扶植民国政府的需要的结果 ④中国希望振兴实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的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 (2011·深圳模拟)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 直隶(含天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 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 ) A.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16.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17.(2011·沈阳模拟)《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产业革命精神”主要追求 ( ) A.民族独立富强 B.工业化的实现 C.发展资本主义 D.实现民主政治 1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新王朝的开始,下列批驳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依据是 ( ) A.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多党合作 B.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 D.依法治国健全了民主政治制度 19. (2010·深圳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