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双基 知能 素养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ppt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双基 知能 素养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双基 知能 素养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体 特征 海洋水 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占全球水量的96.53% 陆地水 包括_______、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_______、冰川水、_______等 大气水 数量最___但分布最广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海陆间水循环 A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_________、⑤下渗、⑥_________ _____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 _____内循环 C ⑧_________、③降水 补给水源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雨水(图a) 雨季(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 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图b) 春季 有明显的季节性 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补给水源 补给 季节 补给 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图c) 主要在夏季 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图d) 全年 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补给水源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地下水(图d) 全年 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图示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流量和水位变化 含沙量变化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减少 硬化城市路面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铺设渗水砖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减少 修建水库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 减少水库以下河流含沙量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联系的圈层不同  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发生领域不同 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则只包括陆地或海洋。陆地上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过程和环节不同 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环节 参与水量不同 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