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十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x

2018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十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十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频考点十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2.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4.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 mol-1D.v(H2O2)=v(H2O)=v(O2)解析 A项,H2O2的分解速率取决于第一步的慢反应,该反应中I-为反应物,故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正确;B项,该反应的催化剂为I-,IO-只是该反应的中间物质,错误;C项,98 kJ· mol-1是1 mol H2O2分解的反应热,反应热与活化能无关,错误;D项,将题给两个反应合并可得总反应为2H2O2===2H2O+O2↑,由化学反应速率与其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可知,该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关系应为v(H2O2)=v(H2O)=2v(O2),错误。答案 A2.(2017·天津理综,10节选)H2S和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各方法中的问题。(2)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由硫杆菌存在时的反应速率增大5×105倍可知,硫杆菌为该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中硫杆菌改变了反应路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2)由图1可知,温度在30 ℃左右时,速率最快;由图2可知,反应混合液的pH=2.0左右时,速率最快。由此可推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30 ℃、混合液的pH=2.0。若反应温度过高,硫杆菌蛋白质受热变性失活,导致反应速率下降。答案 (1)降低反应活化能(或作催化剂)(2)30 ℃、pH=2.0 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结合信息或图像,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 ℃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30 ℃和50 ℃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答案 B4.(2017·课标全国Ⅱ,27)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_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标号)。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