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脑芯片的未来更小,更快,更便宜.PDF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电脑芯片的未来:更小,更快,更便宜
来源于:IT之家
《纽约时报》网络版撰文对电脑芯片的未来展开解析。文中介绍了摩尔定
律对芯片行业的深远影响。然而,这一定律未必将永远应验。芯片开发速度正
在放缓,这将使业内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能促进行业创新。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196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中举行的国际固态电路大会上,一名年轻
的计算机工程师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向电子行业介绍了
一个简单但具突破性的概念——缩放(scaling)。
恩格尔巴特博士从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的设想,随着电子电路的尺寸不断缩
小,元器件的运行速度将不断加快、需要更少的电力,其制造成本也会随之降
低。他后来因研发鼠标而被称为“鼠标之父”,也开发了其他个人计算技术。
那天坐在听众席中有位听众在1968年成为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他就是戈
登·摩尔(Gordon Moore)。1965年,摩尔对缩放原理(scaling principle)展开
了具体的量化阐述,这对计算机时代产生了巨大影响。他预测,至少十年内
,芯片上可焊刻的晶体管数量将每年翻一番,最终导致电脑性能发生突飞猛进
的进步。
他的预测发表在1965年《电子技术(Electronics)》杂志的四月刊中,后来
被称为摩尔定律。但这一定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定律,而是摩尔对这个新
兴行业发展势态的观察推测,摩尔定律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内被证明是正确的
。
晶体管的宽度大致等同于棉纤维,在60年代初,一个晶体管的价格约为8美
元(按当前的通胀率换算而成)。如今,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可以焊接几十
亿个晶体管,而晶体管的价格远低于1美分。
伴随摩尔定律的应验,硅谷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方面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绩。
然而,近几年,摩尔定律中预测的发展速度在放缓。十年前,芯片运行速
度已止步不前,新一代芯片的研发周期延长了,单个晶体管的成本已趋于稳定
。
据技术专家表示,未来新一代芯片的研发周期将更长,或许为两年半至三
年。他们担心,本世纪20年代中期,届时仅由数个分子构成的晶体管将无法可
靠地发挥作用。除非出现新的技术突破,摩尔定律将终结。
通信芯片制造商博通的首席技术官亨利·塞缪尔(Henry Samueli)打个了形
象的比喻,摩尔定律如同老人一样正在老去,头发逐渐发白,“他”并未步入
死亡,而是即将退休。
1995年,摩尔把芯片上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年翻一番的周期改为每两年翻
一番。
但问题在于,如果运行速度不断增大、能耗不断减少、价格持续走低这三
种趋势不能同时持续,将会发生什么。
前英特尔电气工程师的罗伯特·科尔韦尔(Robert Colwell)表示,这种情
况产生的影响将远不仅限于计算机行业。他说,“以汽车行业为例,过去30年
间什么推动了这一行业的创新?摩尔定律。”他指出,汽车行业在发动机控制
器、防抱死刹车系统、导航、娱乐及安全系统等方面的创新大都归因于半导体
成本越来越低。
但永远拥有年轻心态的硅谷未存有这些担心。三十多年来,硅谷坚信,计
算机速度将更快、性能将更强、价格将更低。这一前景被描述为“互联网时代
”,甚至还催生了“奇点理论”。若达到奇点这一阶段,计算机将超越人类智
慧。硅谷的许多人对此坚信不疑。
物理极限
芯片由金属线以及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晶体管制成。晶体管是一种能够
控制电流流动的电子开关。最先进的晶体管比光的波长还小,最先进的电子开
关则比生物病毒还小。
芯片的生产采用了光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