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科技奖推荐公示材料项目名称淡水鱼类杂交育种技术.DOC

2017年国家科技奖推荐公示材料项目名称淡水鱼类杂交育种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国家科技奖推荐公示材料项目名称淡水鱼类杂交育种技术

2017年国家科技奖推荐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淡水鱼类杂交育种技术建立及应用 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单位 推荐意见: 杂交是鱼类遗传育种的重要方法同源四倍体、二倍体和异源二倍体了远缘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的传统观念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2016年,累计生产三倍体和二倍体鱼苗种尾,推广养殖水面亩,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Heredity、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国际上权威期刊发表篇论文,其中SCI论文篇;出版专著《鱼类远缘杂交》;成果鱼类远缘杂交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应用。该成果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好评,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该项目已达到申报要求。申报材料真实有效,经公示无异议。特此推荐申报201年国家奖。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奖 二 等奖。 杂交是鱼类遗传育种的重要方法,它可以使不同鱼类的基因组组合在一起,导致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都发生改变。该项目通过长期的淡水鱼类杂交研究,攻克了鱼类远缘杂交种间生殖隔离难关,创建了一批可育杂交鱼品系,修正了种间远缘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的传统观念,创制了新的鱼类种质资源;用可育杂交品系研制了优良二倍体和三倍体鱼类;另外,该项目通过大量筛选杂交F1,研制出有杂交优势的F1优良鱼类。该项目还揭示了杂交可育品系及优良鱼类的遗传、生殖等重要生物学特性,为鱼类杂交育种技术的建立及应用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该项目获得创新性成果如下: 1. 攻克了鱼类远缘杂交种间生殖隔离难关,建立了可育杂交品系,创建了新的鱼类种质资源并用以研制优良鱼类。该项目系统地开展了32个组合的杂交实验,获得了26个有存活后代的杂交组合。在远缘杂交研究方面,攻克了种间生殖隔离难关,建立了个可以延续繁殖成多世代群体的四倍体和二倍体鱼类品系;在近缘杂交研究方面,建立了白鲫与红鲫的正反交2个杂交品系;创建了新的鱼类种质资源;形成了利用这些品系来进一步研制优良三倍体和二倍体鱼类的多步法育种技术,其中利用同源四倍体鱼品系研制了生长快、抗逆性强的不育异源三倍体鲤;利用异源二倍体鲂鲌品系研制了具有草食性、生长速度快、杂交性状明显等优点的杂交翘嘴鲂,该优良鱼类获得了品种审定证书。 2. 选育出有杂交优势的F1优良鱼类。对上述26个组合中存活杂交后代的重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选育出个具有明显杂交优势的F1(一步法育种技术)。在远缘杂交研究方面,研制出具有生长快、体型美观和抗逆性强等优点的团头鲂(♀)× 黄尾密鲴(♂) F1(鳊鲴杂交鱼);在近缘杂交研究方面,研制出具有外形与鲫极为相似、生长快、肉质好等优点的白鲫(♀)× 红鲫(♂) F1(合方鲫)。这两个优良杂交F1均获得了品种审定证书。 3. 揭示了杂交可育品系及优良鱼类的遗传、生殖等重要生物学特性,为鱼类杂交育种技术的建立及应用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对32组杂交鱼类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亲本染色体数目与杂交后代的染色体倍性关系及杂交后代存活性与双亲染色体数目之间的关系;首次证明嵌合基因是杂交鱼品系共同的重要遗传特性,它有利于克服不同物种(或品系)基因组之间产生的不协调效应,为可育杂交鱼品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012-2016年,累计生产优良三倍体和二倍体鱼苗种18.35亿尾,推广养殖水面达1200多万亩,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获得了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的资助;相关核心技术获得1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PNAS、Heredity等国际上权威期刊发表44篇论文(SCI论文43篇);出版专著《鱼类远缘杂交》;3个新型鱼类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主要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派桂建芳院士等专家对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团队研制的“鳊鲴”(现名鳊鲴杂交鱼)进行现场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品种体型介于亲本团头鲂和黄尾密鲴之间,其头小、背高、肉厚,生长速度平均比母本团头鲂快11.7%,比父本黄尾密鲴快37.5%……中试养殖,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年可生产鳊鲴苗种1亿尾以上”。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组织麦康院士等一批专家对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团队研制的“翘嘴鳊”(现名杂交翘嘴鲂)进行了品种初审,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翘嘴鳊遗传了团头鲂的草食性,具有耐低氧、抗应激能力强的特点……具有优良的养殖经济性状”;“……在常规池塘养殖条件下,成活率达70%以上,亩产在1000公斤到1320公斤之间,比父母本增产效益显著”;“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翘嘴鳊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对象” 。 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派桂建芳院士等专家对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团队研制的“杂交翘嘴鲂”进行现场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杂交翘嘴鲂在湖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