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备04 文言虚词-备战2018年高考之高中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必备(解析版)
《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
(一)连词。
1.
例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4.5.6.7.8.
1.2.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何处”。翻译时,“何”要后置。
例如:豫州今欲何至?(司马光《赤壁之战》)
3.1.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如:青泥何盘盘。(李白《蜀道难》)
(三)动词。
通“呵”,呵斥,谴责。
例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三、乎
(一)语气词。
1.2.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4.1.2.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
例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司马迁《项羽之死》)
3.1.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如此”。
例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五、其
(一)代词。
1.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
例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3.4.5.6.1.2.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3.1.2.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然后”“那么”。
例如: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3.4.1.2.暂且,姑且。
例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七、若
(一)动词。
可译为“像”“好像”。
例如:上善若水。(《老子》)
(二)代词。
1.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例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三)连词。
1.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例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班固《汉书·高帝纪》)
3.1.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九、为
(一)动词,读wéi。
1.2.以为,认为。
例如:窃为大王不取也!(司马迁《鸿门宴》)
3.èi。
1.2.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
例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3.4.5.éi。
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例如: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
十、焉
(一)兼词。
1.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2.表疑问,相当于“安”“何”。可译为“哪里”“怎么”等。
例如: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三)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啊”“呢”等。
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2.表示商量语气。
例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
(二)句中语气词。
表示语气的停顿。
例如: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韩愈《师说》)
十二、以
(一)介词。
1.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例如: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司马光《赤壁之战》)
4.5.6.
(二)连词。
1.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者省去。
例如:樊哙侧其盾以撞。(司马迁《鸿门宴》)
3.4.1.2.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例如: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2.用,任用,是意念上的被动。
例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3.1.
2.依靠,凭借。
例如: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3.4.1.2.1.2.沿袭,继续。
例如: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贾谊《过秦论》)
十四、于
介词。
1.2.由于。
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4.5.1.2.给,替。
例如: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3.1.ǔ,给予。
例如:则与一生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2.读作yǔ,结交,亲附。
例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
3.ǔ,对付。
例如:庞暖易与耳。(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
4.yù,参加,参与。
例如: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
5.yù,称誉。
例如:朝过夕改,君子与之。(班固《汉书·翟方进传》)
十六、则
(一)连词。
1.——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2018高考语文复习课件:散文的阅读规律 (共41张PPT).pptx
-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2018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论述类文本 (共21张PPT).ppt
- 广西南宁市第五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同步测试卷.doc
-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同步测试卷.doc
-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2018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 (共52张PPT).ppt
- 广西南宁市第九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同步测试卷.doc
- 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同步测试卷.doc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doc
- 广西灵山县第三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同步测试卷.doc
- 广西钦州市外国语学校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同步测试卷解析版.doc
- 白天晚上教学课件.ppt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岗位目录(第一批)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画西瓜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