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生物学2009-4推荐
在大肠杆菌编码S21-引物酶-RNA聚合酶σ因子的操纵子中也的类似情况。在这一多顺反子mRNA中,引物酶部分最不稳定(即降解最快)。据认为,这首先是由RNA内切酶在引物酶编码区和σ因子编码区之间切断,然后由外切酶从3′末端降解的结果,但S21和σ因子编码区的3′末端均有终止发夹结构,可以抵抗外切酶的作用,因而表现出相当大的稳定性。再加上S21基因与引物酶基因之间具有衰减子结构,因而细胞内核糖体蛋白S21、引物酶、RNA聚合酶σ因子拷贝数分别为20000、50和3000。 * 1.3.4 翻译的阻遏 转录水平的调控有阻遏和激活作用,那么在翻译水平的调控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调控作用呢?研究发现大肠杆菌RNA噬菌体Qβ中的翻译有阻遏现象。Qβ噬菌体基因组包含有3个基因,从5′到3′方向依次为与噬菌体组装和吸附有关的成熟蛋白基因A、外壳蛋白基因和RNA复制酶基因。 * 当噬菌体感染细胞,RNA进入细胞后,这条正链RNA立即作为模板指导合成复制酶,并与宿主细胞中已有的亚基结合行使复制功能。但是Qβ正链RNA上此时已有不少核糖体,它们从5′向3′方向进行翻译,这无疑影响了复制酶催化的从正链的3′向5′方向进行的负链合成过程。 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便是由Qβ复制酶作为翻译阻遏物进行调节。 * 体外实验证明,纯化的复制酶可以和外壳蛋白的翻译起始区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由于复制酶的存在,核糖体便不能和起始区结合,但已经起始的翻译仍将继续下去,直到翻译完毕,核糖体脱下,与正链3′端结合的复制酶便开始了RNA的复制。 复制酶既能和外壳蛋白的翻译起始区结合,又能和正链3′端结合,那么这两个部位是否具有同源性呢? 序列分析表明,这两区都有可能存在稳定的茎—环结构,而且环上都有CUUUUAAA序列,因此推测复制酶可以作为翻译阻遏物。 * 1.3.5 RNA高级结构对翻译的影响 以RNA噬菌体f2的RNA作为模板,在大肠杆菌无细胞体系中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合成的大部分是外壳蛋白,RNA聚合酶只占外壳蛋白的1/3。其它RNA噬菌体中也有同样的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完整的f2RNA分子上,核糖体可以直接起始翻译外壳蛋白,但不能立即起始翻译RNA聚合酶,一定要在外壳蛋白翻译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开始翻译RNA聚合酶。 * 这是因为噬菌体的多顺反子RNA往往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只有第一个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位点是暴露的,而其它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位点都可能形成链内碱基配对。在第一个顺反子翻译成多肽的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破坏了后续顺反子的二级结构,使后一个顺反子的起始位点易于受核糖体“攻击”,形成起始复合物,翻译后一种蛋白质。 * 1.3.6 反义RNA对翻译的影响 反义RNA是指能与mRNA互补的RNA分子。反义RNA分子也对mRNA的翻译有调节功能。 大肠杆菌中与渗透性有关的外膜孔蛋白的调节是由ompB、ompC和ompF3个互不连锁的基因控制的。其中ompC和ompF是结构基因,编码两种蛋白质,而调节基因ompB实际上是由ompR和envZ两个基因所组成。 * envZ编码的蛋白质可能是外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能感受到培养基中渗透压的变化,并将此信息传递给细胞内的ompR蛋白,并通过它对ompC和ompF基因进行正控制。有意思的是,环境因素还能直接影响这两个结构基因的表达量。当环境中的渗透压升高时,ompF蛋白的产量下降,但ompC蛋白的产量上升,而两种蛋白质的总量则是恒定的。那么,它们是如何感受细胞渗透压的变化,如何控制翻译总量的呢? * 对ompC和omp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离ompC基因5′端不远处,存在另一个转录单位(反方向的-10和-35区)。当培养基中渗透压升高时,ompC启动子介导了双向转录,除转录ompC基因外,还可以反向转录,生成一个174核苷酸的RNA。这个转录产物与ompF mRNA 5′端有较强的同源序列,可通过分子间杂合抑制ompF mRNA的翻译。 * 现在把这段174核苷酸序列称为micRNA(mRNA—interfering complementary RNA),由于它干扰ompF基因mRNA的翻译,所以编码micRNA的基因称为micF。 另外,在研究Tn10转座子的调节机制时,也发现类似于反义RNA的互补小分子RNA。 * Tn10转座子的两端各有一个插入序列IS10。转位酶是由这一序列编码的,转位活性主要存在于右侧的插入序列中,转位酶的启动部位有两个启动子:其一,转录转位酶mRNA;其二,反方向转录micRNA,两者的5′重叠40个核苷酸,因此可形成碱基配对。micRNA与转位酶mRNA结合后,即可抑制转位酶的合成,从而抑制转位活性。 * 反义RNA对基因表达调节机制的发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为这人类控制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部分真题(A类).pdf VIP
- 校园消防安全台账范本.docx
- 2024版加油站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样本.doc VIP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科利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PC工法桩专项施工方案 .doc
-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pdf VIP
- JT_T 410-2022CN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识.pdf
- 标准图集-22TJ310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系列产品-下册.pdf VIP
- 汽车基础知识在线试题答案2.pdf VIP
- 地质勘查坑探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