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课件169.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捕蛇者说课件169

作者:柳宗元 捕 蛇 者 说 ——复习 一、文体复习: ①“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②跟现在的杂文相似,属议论文,多一事一议,以小见大。 ③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以议为核心。行文自由灵活。 二、作者复习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作者简介: 三、背景回顾: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期间写的。这时他在政治上处于困境,实际上是个被编管的“罪人”,心情十分郁抑。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社会问题,经常询问民间疾苦,并以著文的方式来表达他改革政治的愿望。 四、翻译复习: (一)重点语句: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②永之人争奔走焉。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 ④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⑤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⑥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⑦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⑧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⑩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实词总结 为:①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③写。“故为之说”。 已:①止,治愈。“可以已大风”。 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①征收。“岁赋其二”。 ②赋税。“孰知赋敛之毒……” (二)重点词语 入:①缴纳。“当其租入”。 ②收入。“竭其庐之入”。 岁:①每年。“岁赋其二”。 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①很。“貌若甚戚者”。 ②厉害。“末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③超过,胜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 ②你。“若毒之乎?” 得: ① 捕得。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② 得到。“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观: ①看。“今以蒋氏观之”。 ②考察。“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 毒: ①怨恨。“若毒之乎?” ②有毒的。“呼嘘毒病”。 ③毒害。“孰知赋敛之毒……” 生: ①使……活(下去)。“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 食: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②通“饲”,喂养。“谨食之”。 虚词总结 之:①的。“永州之野产异蛇”。 ②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 ③代词。“问之,则曰”(代人,他)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 “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蛇) “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 而:①表并列。“黑质而白章”。 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③表递进,并且。“君将哀而生之乎?” ④表转折,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 ⑤连接状语和谓语,表修饰。“号呼而转徙”。 以:①用,拿。“以啮人,无御之者”。 ②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 ③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 ④根据。“今以蒋氏观之”。 ⑤表目的,来,用来。“故为之说,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 “可以已大风……” 焉:①兼词,于之。“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之。“时而献焉”。 ③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 乎:①吗。“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③(句中)于,在。 “叫嚣乎东西”。 于:①在。“吾祖死于是”。 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 ③及于,到。“积于今六十岁矣”。 ④比。“苛政猛于虎也”。 五、结构 一(1) 交代了永州人争相捕蛇的缘由。 二(2-4)通过蒋氏自述,揭露苛捐杂税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5)引用孔子的话结束全文,点明题旨——赋敛之毒有甚于蛇,并简明交代写作意图——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毒 ”字贯串全文 (2)概写蒋氏三世捕蛇的遭遇。 (3)写作者的建议和蒋氏的诉说。 (4)蒋

文档评论(0)

bzhuangrduh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