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172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不能把习惯都看成是保守的力量。许多重要的事情正是靠习惯力量去完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 “如自然” ,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习惯成自然,但养成教育非常艰难)
;一、什么是养成教育;二、什么是习惯; 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很别扭。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㈡习惯的特征
1、习惯的后天性
习惯不是由遗传得来的,它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习得的。从生理机制来说,习惯又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了解此特征,可以使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良好习惯的训练,防止并克服不良习惯的形成,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2、习惯的稳固性和可变性
稳固性就是指导某种习惯一旦形成就较难改变。习惯经过多次重复,因得到强化而不断地趋于定型稳固,如果此时想改变它,则是较为困难的。但这种稳固性不是绝对的,已形成不良习惯的虽然难以改变但不是绝对不能改变,只要教育得法经过较长时间强化训练仍可改变。(纠正学生不良习惯是要经过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3、习惯的自动性和下意识性
习惯是一个行为自动化的方式。所谓自动化,就是稳定的条件反射活动,甚至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行为习惯形成以后,就不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习惯的这一特征,可以使人节省时间和精力。;4、习惯的情境性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的反映,因此有情境性。(环境育人)
习惯形成以后,它问题由一定的情境而启动的。也就是说,养成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特别是习惯还不完全巩固的情况下,更要注意情境的影响,所以要创造条件,使其行为习惯巩固和泛??,在各种场合实践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摆脱单一情境刺激的状况。(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场)
;三、人的行为模式;非定型性行为指的是非习惯性动作,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采取什么行动,主要靠意识支配,这种意识不是简单的训练产生的,而是靠长期的培养,靠道德的积累。
定型性行为指的是习惯动作,要靠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养成的。虽然看来是行为的习惯,但它却是完善人格不可缺少的,是成才的基本条件之一。;四、人的行为水平(分为四个层次);;
人的行为层次:
特 点:;五、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位置;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抓紧行为习惯的培养,才能使孩子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叶圣陶看来,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 德育教育的中心是行为习惯的培养。;六、养成教育的关键期; 现代科学研究人的智力、能力、习惯时,发现也有发展的关键期。例一,印度狼孩卡玛拉2年多学会站立,6年多学会走几步路,4年内才学会6个单词,直到1929年临死时(17岁),她的智力、能力才达到两、三岁孩子的水平。人们虽然对她实施了良好的教育,但人应该具备的习惯却始终没有能很好养成,其根本原因就是错过了“关键期”。例二,1972年,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迷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他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人的一切习惯甚至包括日本话都忘了。可是当他获救后,人们只用了82天时间的训练,就使他完全恢复了人的习惯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一年后还结了婚。其原因就是他没有错过受教育的“关键期”。
;国内外近半个世纪有关研究表明: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关键期;
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2至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第一个关键期;
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
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儿和点数儿、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个数等);
3岁至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
4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
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1部分:乘客和载货电梯.pdf VIP
-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x VIP
- 电气预防性试验及防雷试验工程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基于“六位一体”内部控制的创新实践.pdf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1 B1U1.ppt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3部分:杂物电梯.docx VIP
- 服装裁剪与制作(第三版)全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汇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