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培训课件.ppt

长期连续使用→垂体受体被耗尽→卵巢激素↓ →绝经,称为“药物性卵巢切除” 疗效与达那唑相近,可缓解痛经。 副反应:雌激素过低症状和骨质丢失。 用药3个月以上——给予“反加疗法”(add-back therapy)——维持E2(20~60pg/ml) 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药物治疗(续) 3.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附件包块、疼痛 、不孕 手术方法:经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手术方式: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保留卵巢功能手术 根治性手术 治疗(续) 手术前用药: 用2~3月使异位灶缩小、软化 术后用药: 用药2~3月使残留异位内膜萎缩 减轻疼痛或推迟疼痛的复发 4.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 治疗(续) 5.促进生育 妊娠不仅满足了年轻患者希望生育的愿望,还能延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 药物、手术治疗后仍不能受孕者,尽早行促排卵等助孕治疗 尽可能争取在手术后半年内受孕 术后2年内未孕者再妊娠的机率减少 治疗(续) 预防(provention) 1.防止经血逆流: 2.避免医源性引起内异症: 剖宫产术、输卵管通液、宫颈及阴道手术,人流术。 * * 公司 徽标 定义(definition)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 :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简称内异症。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官和邻近器官的腹膜面。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在子宫肌层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好发年龄:25~45岁生育期妇女 发病率:10%~15% 普通妇科手术中发现:30%以上 合并不孕症:84%患内异症 妇科常见疾病!! 发生部位 异位内膜可以出现在全身任何部位 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腹膜 子宫骶韧带:76% 子宫直肠陷凹:70% 卵巢:55.2% 病因(etiology)——theories EM 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体腔上皮化生 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免疫学说 病理变化(pathology) 异位内膜随卵巢周期性变化发生周期出血(激素依赖) →周围纤维增生粘连→紫褐色斑点或小泡→紫蓝色结节或包块 子宫直肠陷凹变浅、消失、紫蓝色结节 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子宫后壁下段 好发部位!! 病理变化(续) 色素沉着型:典型病灶,表现为紫蓝色结节或黑色腹膜异位结节。 无色素沉着型:更多见,早期活动性病变,表现为红色火焰样灶、腺体样、息肉样、白色透明样等病灶。 腹膜病变 病变形态多样性!! 病理变化(续) 镜下 子宫内膜腺体 内膜间质细胞——找到少量即可确诊 出血——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可有周期性改变,但往往仅见增生期内膜 病灶中可见 病理变化(续) 临床表现(clinical findings) 1.症状 Pain:疼痛 Infertility:不孕 Paramenia:月经失调 Other symptom 其它症状 疼痛 ——性质和部位具有多样性 特点:继发痛经进行性加剧。经前开始,经期第一天最剧,月经干净后消失。少数慢性盆腔疼痛。 部位:多在下腹正中及腰骶部或放射至会阴、肛门、大腿。 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与部位有一定关系。卵巢异位囊肿破裂时,可引起突发性剧烈腹痛。 临床表现(续) 不孕 发病率:约30%~50% “全方位”干扰: 干扰排卵、受精、受精卵着床… 盆腔解剖结构异常 盆腔内微环境改变 月经失调 卵巢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续) 发生率:15~30%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前点滴出血 与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足、合并腺肌病、子宫肌瘤 月经失调 临床表现(续) 其他 大便困难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 伤口瘢痕周期性疼痛、增大。 肺部、肠道、膀胱——周期性咯血、便血、血尿…… 临床表现(续) 2.体征 子宫后倾,活动受限/固定; 宫骶韧带、子宫后壁痛性结节; 盆腔包块:卵巢巧克力囊肿 外阴、阴道、宫颈紫蓝色或暗红色结节 腹壁瘢痕、会阴侧切等经期肿大的结节 临床表现(续) 3.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 2)CA125值测定 :≥35kIU/L 3)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测定: 4)腹腔镜检查 :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 5)病理检查:明确病灶性质 诊断(Diagnosis) 初步诊断: 生育年龄妇女痛经、不孕病史 妇查:子宫后倾固定、附件区粘连性包块或直肠子宫陷凹触痛性结节 确诊:腹腔镜检或开腹探查 鉴别诊断 1.卵巢恶性肿瘤 2.盆腔炎性包块 3. 子宫腺肌病 4.输卵管妊娠破裂:与卵巢异位囊肿破裂鉴别,后者疼痛多发生在月经期前后或经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 发生率0.7%~1.0%,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卵巢透明细胞癌; 卵巢异位囊肿10cm或明显增大趋势; 绝经后又复发; 疼痛节律改变;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