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永词二首培训讲解.ppt
杭州西湖传统景观 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三潭印月 双峰插云 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总括钱塘繁华) (居民区繁华) (钱塘湖雄伟壮丽) (人民富有) (总括湖山之美) (民众悠闲的生活) (钱塘长官休闲生活) (歌颂地方官政绩) 描写钱塘的繁华,展现国泰民安风貌,借以歌颂地方长官政绩显著。 点染艺术手法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地理形势优越 三吴都会 江浙最大的城市 钱塘自古繁华 历史悠久 形胜 “点染”艺术鉴赏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点”即抽象的评点,“染”即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的意境。 请具体分析本词的“点染”艺术 一、从全篇看 点——“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染——具体对西湖的描写。居民区繁华,钱塘壮丽,国富民安,西湖繁华,长官威仪。 二、对西湖的描写 点——重湖叠巘清嘉 染——山色之美:“三秋桂子” 湖荷之美:“十里荷花” 人文之美:“羌管弄晴,菱歌 泛夜,嬉嬉钓叟 莲娃。千骑拥高 牙。乘醉听萧 鼓,吟赏烟霞” “铺叙”手法的运用 本词极写杭州繁华,上片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 1、居民区繁华:路桥华美,居室华丽,人口众多。 2、钱塘江壮丽:绿树如云,怒潮滔天,江口壮阔。 3、人民富有:珍珠宝贝、绫罗绸缎多。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一方面风景如画: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 另一方面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 词中如何体现居民区的繁华?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词中又如何体现钱塘江的壮丽及人民的富有?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你觉得这几个词句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上片小结: 上阕先以博大的气势,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重湖叠巘清嘉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秀丽。 词的流派: 豪放派: 特点: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手法,用典,不拘音律 格调:慷慨悲壮 代表人物: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婉约派: 特点: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格调:婉转含蓄 代表人物: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 柳永 婉约派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 凄婉缠绵,俚俗自然 开创慢词(长调) 李清照 婉约派 我国第一位女词人 生活年代兼跨两宋 早期清新明丽,晚期低回婉转,凄切哀伤 苏轼 豪放派 北宋文学家、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旷达豪迈 “豪苏腻柳” 辛弃疾 豪放派 南宋爱国词人 “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 苍凉、雄奇、沉郁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唐宋词发展四个时期 是谁,才情卓著,却屡试不第,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谁,唱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使得金主,立下挥鞭渡江之志?是谁,发展词题,大创慢词,打破了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是谁,走进市井,走向俚俗,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30中国牛仔服装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八大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培训(最新版课件).pptx
-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 VIP
- 个人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含政治表现、最满意、主要特点、不足.pdf VIP
- 新22J09 附属建筑-标准图集.docx VIP
- 世界各国语言.doc VIP
- 《新媒体传播》课件.ppt VIP
- 2025年安全员c2考试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GBT45001-2020SO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知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