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评估检测28
专题评估检测(十三)
专题十三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长春模拟)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壖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僭侈,上下无别,而沪为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
①平等思想的传播 ②通商口岸的开设
③民主政权的建立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2.(2013·无锡模拟)“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康有为的这一号召( )
A.推动了近代“断发”的进展
B.已经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C.推动政府全面颁布剪辫易服法令
D.推动中国男子更换近代发型
3.(2012·福州模拟)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社
会( )
A.废止缠足,封建束缚破除
B.女子入学,近代教育普及
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4.(2013·太原模拟)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
是( )
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5.(2013·潍坊模拟)1882年《申报》载:“沪上刻有人招集股分(份),创为电灯者。其事原系西人主之,而一时出银附股者,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溯自来火(煤气灯)兴已及二十年,当日……西人创行此事,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这种变化主要说明近代上海( )
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B.社会观念的进步
C.现代企业制度臻于完善
D.民族工业迅猛发展
6.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
组号 流行服饰 流行语 阅读 A 列宁装 最可爱的人 苏联小说 B 唐装 时间就是金钱 古典文学 C 军装 破四旧 毛泽东选集 D 中山装 上网 时装杂志 7.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A.社会巨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8.(2013·开封模拟)《东方杂志》1917年第14卷第6号登载《参观济南电灯公司记》一文报道:“济南市面,向推西关及西门大街为最殷盛,自胶济津浦相继通车,西关外之商埠亦日臻发达,马路宽坦,电话电灯之杆线,植立两旁,气象颇觉不寂。”根据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
A.济南城市的近代化表现在商埠的兴盛上
B.济南城市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商埠的设立
C.优越的地理环境促进济南城市的近代化
D.近代铁路的修建带动了济南城市的发展
9.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的是无线电的便利
B.中国的传递方式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C.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
D.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10.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11.下列近代报刊,可以归为同一类性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2.电视剧《霍元甲》展现了祖籍天津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1910年)在上海租界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当时,霍元甲可能见到的社会现象是( )
A.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B.《申报》登载着武昌起义的要闻
C.轮船招商局在接运国民革命军
D.人们到电影院看《歌女红牡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2013·福建重点中学模拟)服饰的变化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龙袍的制作费工费时:据清宫档案记载,皇帝的龙袍由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制作匹料……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