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课件】自然资源法学绪论 (一)
                    自然资源法学绪论 (一) 环境、资源、生态与法的嫁接 提要一	环 境/自然资源 	(与人类)	二	法     三	环境法(广义)   ??一、环境、资源、生态(与  人类) 人与环境处于什么状态的关系? 生态系统 与 人 生态环境 与 人 人类环境 与 生态环境 人 与 人类环境 人 与 社会环境 人与人 什么是环境? 环境的概念—— 一般含义:相对于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的,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 ;经济、政治、人文(社会性)环境,地理、生态环境,城市、农村(物理性)环境。  自然科学含义:物理性环境(人类环境, 生态环境) 人类环境: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 提出“人类环境”,专指自然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生态环境:“生境”,是指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的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事物,包括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和外层空间等生物的生存环境。 表1-1       人类环境的构成  环境的构成         环境要素和组分               环境空间分布                         大气                                   气圈                         水                                       水圈                         土地                                   岩石圈                         矿藏                  原生环境        森林                                     生物圈                         草原                         陆生野生动植物                         微生物                         水生生物                                                              名胜古迹、风景区                                                               温泉、疗养区 次生环境                                               自然保护区                                                               生活居住区                                                               工矿、城镇区         人与环境是如何互动的? 物质能量的输入 物质能量的输出 物质能量的转化   	物流过程是资源过程:  人的行为作用于物的过程 人对环境逐渐改造的过程 什么是自然资源?  定义 	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下,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自然界中存在或形成的物质或能量的总称。 基本属性 	有效用性(决定资源利用的基本方向)            稀缺性(决定资源的时空组合,产业配置)  自然资源的分类      地理性分类:自然资源分为矿产资源(岩石圈)、土地资源(土圈)、水利资源(水圈)、生物资源(生物圈)和气候资源(大气圈)五大类      	特征性分类:按照自然资源的可更新性、耗竭性、可变性、重新使用性、可权属性特征。  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理解是资源行为的基础! 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 耗竭性资源 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金属类矿产资源) 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可更新资源  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土地、森林、草原、水产) 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气象、自然风光、环境容量) 恒定性资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海水等)         特征分类指导资源利用行为! 环境、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共同性: 第一,无论资源、环境,都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第二,资源、环境的外延受限于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都具有扩展性。 第三,具体的环境要素和资源因子,就所指载体来说有着重叠性、同一性 。 第四,为法所调整(保护)的资源、环境,都有明确、具体的对象和范畴,其在法律意义上的概念在外延上一般要窄于其一般意义上的范畴。 环境、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区别性 第一,资源,本质是一个经济概念,侧重点是它的经济效用、经济价值、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课件】羧酸衍生物.ppt
 - 【化学课件】芳杂环聚合物.ppt
 - 【化学课件】结构化学 课件.ppt
 - 【化工课件】吸收塔高计算.ppt
 - 【化工课件】合成氨.ppt
 - 【化工课件】对流传热系数.ppt
 - 【化工课件】曝气和曝气池.ppt
 - 【化工课件】热量衡算.ppt
 - 【化工课件】离心泵特征原理.ppt
 - 【化工课件】汽车钢化玻璃生产工艺.ppt
 
- 202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五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高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贵州省安顺市六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九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高一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