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国情完美总结
目录地球中国地理国情世界地理
一、天体1.天体系统:总星系包括河外星系、银河系,银河系包括其他恒星系和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其他行星系和地月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类地行星:水、金(古称启明、长庚)、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小行星带。3.天球:为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而引进的一个假想的圆球,称为天球。我们所看到的是天体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4.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国际上把全天分成 88 个星座。注:北斗七星为大熊星座的主要部分太阳1.气体球:主要成分氢、氦,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外部大气分为光球层(肉眼可见,黑子)、色球层(耀斑)、日冕层(太阳风),厚度逐渐变大、温度变高、亮度变低。
太阳直射点(1)黄赤交角:地球自转平面为赤道平面、公转平面为黄道平面,两面夹角为黄赤夹角(23°26′)(2)直射点回归运动:夏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直射赤道,冬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再次直射赤道。注:昼夜变化:北半球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太阳风暴指太阳向太阳系连续地以很高的速度和不稳定的强度释放的电离气体流。 会干扰地球的磁场,破坏地球电离层的结构,造成无线电通信中断,还会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变化。4.极光极光是由于太阳粒子流轰击高层大气气体使其激发或电离的彩色发光现象。太阳喷射出高能带电粒子“太阳风”,撞击地球磁场,进入地球的两极地区,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
三、地球1.两极扁赤道鼓的扁球体(源于自转) ;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2.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圈划分为水圈、生物圈、大气圈3.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其次是硅,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地幔、地核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板块构造六大板块:太平洋、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地球自转意义1.时区:经度每 15°为一个时区,全球为 24 个时区;每个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区时,相邻时区时差为一小时,向东一个时区,区时早一小时。2.中国跨 5 个时区,北京时间系东八区(东经 120°地方时)注:国家授时中心在陕西临潼。3.本初子午线:即地球上的零度经线,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的经线作为全球的零度经线。以本初子午线为零度分东西两半球为东西经各 180°。但东西半球的划分是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4.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东经 180 度,由西向东减一天。
五、大气层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 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1.对流层:10~20 Km、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平流层:20~50 KM、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利于高空飞行。3.高层大气:50~3000Km空气密度小、存在电离层(80-5000 Km),反射无线电波六、海洋(一)海水运动1.波浪:海啸由于海底地震、地壳变动、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海中核爆炸等造成的巨浪。海啸时掀起巨浪高度可达 10 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 。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2.潮汐:在月球、太阳引力作用下周期性涨落。3.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风为动力)、密度流(海水因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差异)、补偿流(海水减少,相邻海水补偿)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拉尼娜现象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七、地质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1)震源: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2)震级:指地震的大小,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国际上通用震级标准为里氏分级表,共分 9 个等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 32 倍。(3)烈度: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地震烈度。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分为12度 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
滑坡、泥石流、洪涝滑坡指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pptx VIP
- 《饮用水源保护区》课件.ppt VIP
- 2025医疗器械偏差管理规程.docx VIP
- 三、功(教学课件)物理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结15篇 .pdf VIP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2025解读.pptx
- 石家庄空港工业园规划.pptx VIP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T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PPT课件(带内容).pptx VIP
- 大数据分析师(高级)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