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全套阶段性过关检测9有答案
阶段性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08年高考上海卷)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3.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解析:第1题,风能是由空气的流动产生的,而空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为太阳辐射,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开发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与技术。第2题,风力越大越有利于风能的利用,内蒙古高原接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势力强;而我国东部沿海离夏季风的源地近,夏季风的势力较强。第3题,塔里木盆地虽距冬季风源地较近,但四周为高大山脉,风力小,因而风能资源相对贫乏。
答案:1.A 2.B 3.C
(2010年福州模拟)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4~5题。
4.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解析:第4题,从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总量,因而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从国外进口能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与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差值越来越大,这可能与煤炭出口量增加、利用率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等因素有关;根据图中能源消费总量和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可以计算出煤炭的消费量在增加,因而B项错误。
答案:4.D 5.B
2009年黄河调水调沙,自6月19日开始,至7月3日结束,历时14天,为历次调水调沙流量最大的一次。据此回答6~8题。
6.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搬运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
B.可为汛期泄洪提供畅通的河道
C.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
D.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
8.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
①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②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
③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第6题,黄河调水调沙主要是利用流水的侵蚀作用将河床的泥沙冲起,然后再利用流水的搬运作用将泥沙带入大海。第7题,黄河调水调沙的关键性工程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其最主要的功能为防洪,汛期之前进行调水调沙,可为泄洪提供顺畅的河道,同时还可为其他季节节约宝贵的水资源。第8题,黄河中游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除为地上河外,还受夏季洪水、冬春断流、水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因而上述措施都为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
答案:6.A 7.B 8.D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9~10题。
9.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10.关于A、B、C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的说法正确的为( )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
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D.三者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解析:第9题,结合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东北地区地形状况和图中等值线分布可以判断出B、C两地的降水量都低于400毫米,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自B到C降水先增加后减少。第10题,A地位于长白山,为林业生产基地;B地位于松嫩平原,为粮食生产基地;C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答案:9.C 10.C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根据下图可判断出20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