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的前世今生22.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琉球的前世今生22

琉球的前世今生 琉球群岛是台湾岛与九州岛之间一系列岛屿的合称,其陆地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目前居住人口约140万。 在中国史籍里,《隋书》就已有“流求”的记载。公元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节出使包括琉球在内的海外各国,昭告天下自己已推翻元朝,“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大明”“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在诏书里,第一次把“流求”改为“琉球”。按汉字之意,石之有光者为“琉”,磨圆之美玉即“球”,“琉球”合意就是海中一串发光的美玉。 彼时的琉球群岛尚处于“三山(山北、中山、山南)分立”时期,其中的中山国对明朝诏书的反应最为积极,立即在当年前来应天(南京)“奉表称臣”。中山国对天朝的恭顺也得到了巨大的回报。1392年,明廷“更赐闽人三十六姓”移民中山国,帮助当地造船,以方便往来。这些福建“技术移民”定居在久米村(今那霸久米町),其后裔被称为“久米人”。他们还带去了中华文化和其他先进技术,甚至充当当地人的汉语教师,以致琉球人学习的汉语官话都带有明显的福州方言成分。在久米人的帮助下,中山国“节音乐、制礼法,改变番俗,而致文教同风之盛”。1430年,从政治到文化都“尽沐华风”的中山国,如愿兼并山北和山南两个割据政权,统一了整个琉球群岛。 几乎在琉球实现统一的同时,大明王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严厉的“海禁”政策。中国向世界关上了大门,只留下一道狭窄的缝隙——又明朝廷垄断的朝贡贸易成为唯一合法的中外贸易形式。所谓的朝贡贸易,指受明朝廷敕封的海外诸国获得明朝政府颁发的贡舶勘合(勘合,即执照签证),在朝贡的名义下,准许附带一定数量的货物来中国互市。对于朝贡国进献的贡品,天朝以赏赐方式酬偿,通常其价值远远超过贡品的价值。在所有的朝贡国中,琉球享有“最惠国待遇”,令有“小中华”之称的另以藩属国朝鲜都不免感慨,“不得与琉球比”。这源于琉球的贡期最短,“二年一贡”,而朝鲜和安南(今越南)都是“三年一贡”。实际上,琉球的朝贡次数远远超过规定。《明史》诸国朝贡次数显示,日本19次、朝鲜30次、爪哇37次、安南89次,而琉球一国独占171次,几乎与其余各国的总和相当。同时,明朝对琉球人带来的“贡品”(即商品)往往出高价收购,比如胡椒,原产地价格是十文一斤,别国商船贩运来的收购价是三贯一斤(1贯=1000文),而琉球商船带来的胡椒收购价却高达三十贯一斤。故而,这种以朝贡为名义的贸易利润异常优厚,被琉球人称为“唐十倍”。琉球商船出没于中国福州、朝鲜釜山、以及东南亚各地港口,贩卖香料、象牙、丝织品、瓷器、刀剑。公元1458年铸成的“万国津梁之钟”的铭文,足以表达当时琉球人的自豪与抱负:“琉球国者,南海胜地”“以大明为辅车,以日域为唇齿”“以舟楫为万国之津梁,异产至宝,充满十方剎”。 然而,琉球的繁荣是建立在明帝国自我封闭的基础之上。在“万国津梁之钟”铸成一个世纪后的1567年(隆庆二年),明朝的对外政策再度发生巨大变化,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史称“隆庆开关”。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盘踞的澳门和西班牙人占领的马尼拉,迅速取代琉球的中外贸易转口港地位,琉球海上贸易的光辉随之暗淡失色。而更为灾难性的打击则来自东北方。长期陷于分裂的日本在丰臣秀吉手中完成统一后,立即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随之招致明朝的军事干预。这场长达7年的东北亚国际战争,最后以丰臣秀吉病死、侵略军撤回本土宣告结束。失败的日本一无所得,战争的巨大消耗落到了九州地区的各大名(诸侯)身上,中日交战又导致明朝禁止与其通商,位于九州岛最南端的萨摩藩(主要指今天的鹿儿岛县)在财政上已经山穷水尽,“除了将琉球置于领国之下,使之作为对明贸易的中介而自由颐使之外,别无他策”。 1609年,在得到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同意后,萨摩藩主岛津忠恒发兵3000余人,乘100余艘船,南下入侵琉球。在当时的日本国内,萨摩武士以彪悍尚武著名,有“隼人”之称。此次入侵琉球,更是带上了700挺最先进的“铁炮”(火绳枪)。反观100多年不知兵戈的琉球军队,则早已武备废弛,全部家当只有500张弓、300挺枪、300领甲胄,所谓“诸矛戟皆脆弱,徒具文耳”。(“徒具文耳”,就是摆摆样子的意思。)双方军力判若云泥,萨军只用3天时间就攻破琉球。随后,日本式的集体劫掠开始了。以主将桦山久高为首的萨摩将领身先士卒分为4组,耗时七八天将首里(曾经的琉球王国首都)城中的金银、丝绸和贵重物品,一律攫为己有。当时的琉球人沉痛地留下了“有如家家日记、代代文书、七(奇)珍万宝,尽失无遗”的记载。如此暴行,不啻近代日军在中国大陆“三光”政策的滥觞。 然而,这只是琉球噩梦的开始。萨摩藩强迫琉球国王递交誓文,强调琉球自古就是萨摩藩岛津氏之附庸,琉球国王须世代效忠萨摩藩主;在琉球推行日本式的“检地”(土地丈量),确定琉球的“石高”(年产量)为12.7万

文档评论(0)

bzhuangrduh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