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1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张骞通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2通过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地认识和思考
3.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
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
【学习重点】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温故知新解读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提醒学生用表格的方法梳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知识(从任务、出发时间、结果、成效等方面归纳)让学生学会制表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导二:
教会学生使用顺口溜的形式巧记本课重要知
追溯历史两汉期,
甘肃玉门阳关西。
而今人们称西域,
那时小国被匈欺。
武帝统治有心计,
招募使者出西域。
企图联络大月氏,
共同对匈来夹击。
张骞两次出西域,
排除艰险建史绩。
沟通促进东与西,
历史意义了不起。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示。
知识模块二可以假如这里有一商队要到西方去经商你带着他们沿丝绸之路的足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你知道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吗?他们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许多罗马的商人纷纷贩运中国的丝绸。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又是怎样形成的?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为什么只需一年半载的路程他却用了二十多年?
中国与欧洲远隔重洋在没有飞机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张骞通西域
自主阅读课本P62~64内容完成第1~2题。
1西域的概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和结果、意义是什么?
西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务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出发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结果 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 意义 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 互通有无促进交流
2.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我们应学习他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最终完成使命的坚强意志等。
知识模块二 丝绸之
自主阅读课本P64内容完成第3题。
3依照课本地图和相关知识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简单图示。这条要道对当时和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当时汉朝的兴盛也产生积极作用。
知识模块三
自主阅读课本P65内容完成第4题。
4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管理权限意义。
(1)公元前60年;
(2)西汉王朝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3)今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张骞通西域概况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2话说丝绸之路。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B )
大秦 B.西域
安息 D.
2.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文景之治 B.昭君出塞
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博物志》记载:“汉( D )
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4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C )
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
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 B )
B.汉朝
唐朝 D.元朝
6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秋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演唱《采茶》教案1.doc
- 2016秋人音版音乐三上第1课《小酒窝》教学设计.doc
- 2016秋人音版音乐三上第1课《捉迷藏》教案.doc
- 2016秋人音版音乐三上第2课《草原上》教案.doc
- 2016秋人音版音乐三上第5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doc
- 2016秋人音版音乐三上第5课《妈妈的心》教案.doc
- 2016秋人音版音乐三上第6课《四季童趣》教案.doc
- 2016秋人音版音乐三上第6课《樱花》教案.doc
- 2016秋人音版音乐三上第5课《妈妈的歌》教案.doc
- 2016秋人音版音乐三上第6课《捉迷藏》教案.doc
-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1.doc
-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doc
-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doc
-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1.doc
-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1.doc
-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1.doc
-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doc
-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导学案.doc
-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案.doc
- 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导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