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战前国际关系
9月16日,张伯伦召开内阁会议。张伯伦和隆西曼都认为,只有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才能制止战争。9月18日,法国总理达拉第赴伦敦讨论捷克局势,也持同样的看法。19日,英法照会捷政府,要它接受割让日耳曼居民占多数的地区给德国的要求,英法同意对捷的新疆界提供“国际保证”,以代替原来的《法捷互助条约》。捷政府开始拒绝这个建议。英法威胁说,如果拒绝这个建议,捷克将只能单独对德作战,尽管苏联一如既往的表示信守援捷的条约义务,捷克还是屈服了英法的建议。 * 9月22日,张伯伦带着割让捷克领土的计划飞往戈德斯堡,第二次与希特勒会晤。到达后,没有料到希特勒一见面就说:“很抱歉,由于近几天形势的发展,这个计划已经没有用了。”希特勒又向张伯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割让日耳曼人占多数的地区,还要求割占日耳曼人极少的地区,并出示一张标明德国要占领的地区的地图,限定10月1日解决这个问题,气势咄咄逼人。张伯伦忍气吞声,只求希特勒在近几天内不要采取军事行动 * 希特勒安抚张伯伦说:“捷克问题是我在欧洲提出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希特勒的无理要求,遭到了人民的反对和舆论的指责。英法故意大造舆论,宣扬战争恐怖,其真实意图就是为自己对德妥协作辩护。在这个紧要关头,罗斯福建议召开有关国家的国际会议来“和平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希特勒抓住时机,电邀英、法、意三国首脑于9月29日来慕尼黑开会,张伯伦接到了希特勒的电报,欣喜若狂,以为和平又有了希望。于是他立即动身第三次飞往德国,去完成他所谓的“缔造欧洲和平”的使命 * (3)慕尼黑会议与捷克的灭亡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慕尼黑召开会议,于次日凌晨1点钟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主要内容: 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月1-10日内从苏台德区等地撤出 目前存在的任何设备不得破坏,无偿移交给德国 三个月内满足波兰、匈牙利的领土要求 边界问题交给以后的国际会议决定 * 捷克代表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四国首脑在协定上签字后,才把捷克代表召到会议大厅,向他们宣布了协定的内容,并声明不容讨论而必须立即执行,捷克斯洛伐克被出卖了。这样,捷克损失了41098平方公里的领土,人口500万,其中包括波兰、匈牙利占的领土。 *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张伯伦与希特勒又联合发表了《英德宣言》,宣称英德两国“决心以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一切争端,“促进维持欧洲和平,彼此不再进行战争”。12月6日,法国外长庞纳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普以同样的形式发表了《法德宣言》,宣布”法德边界永不变更”. * 1938年10月1日,《慕尼黑协定》的墨迹未干,德军就开进了捷克的苏台德区和其他驻有日耳曼人的地区。1939年3月15日,德军开进布拉格,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3月16日,希特勒将捷克斯洛伐克划入了德国的版图。改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区”。这就是慕尼黑的和平.希特勒的“最后领土的保证”。 * 5.苏英法谈判失败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苏联为集体安全政策而努力 早在1933年12月12日,苏共中央通过了为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提出苏联要加入国联,签订共同防御性的条约。这有利于苏联建立爱好和平的反侵略阵线。1933年12月,苏联要求苏、法、比、捷、波及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签订“八国互助条约”,这是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重要步骤,但因法国的反对而没有成功。 * 1934年2月6日,路易·巴尔都当选为法国外长。5月,巴尔都向苏联建议缔结《东方公约》(苏联提出的八国公约)和与苏联缔结双边条约,苏联表示同意,但由于英国从中作梗,使这一建议落空。1934年6月,巴尔都访问捷克和罗马尼亚,继续为东方公约而努力。捷、罗同意巴尔都的建议,波罗的海三国也表示同意,但由于波兰的反对没有成功。 * 1934年9月10日,苏联加入国联。10月9日,巴尔都在马赛与来访的南斯拉夫国王一同被刺。12月,法国要求苏联签订苏法议定书,表示继续为东方公约而努力。苏联表示同意,于是在1935年5月2日,苏法签订了《苏法互助条约》。5月15日,苏联主动与捷克斯洛伐克谈判,16日,签订了《苏捷互助条约》,但条约中规定,只有在法国援助时,苏联才能出兵。苏联在埃塞俄比亚、西班牙、捷克问题上都愿制裁,即使法国不援助,苏联也愿意援助,但由于捷政府没有邀请,苏联也没有办法。另外,苏联还与蒙古签订了《苏蒙互助条约》。这些都是它为集体安全所作的努力。下面我们将要讲的苏英法三国谈判是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的继续。 * 2)苏英法三国谈判及其失败 苏英法谈判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9年3月15日,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在欧洲掀起了人民的反抗怒潮,强烈要求苏英法组成统一阵线共同反对德国。这时苏联向英国建议,召开有英、法、苏和波罗的海三国参加的6国会议,但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