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司理财汇
公 司 理 财 - 控股公司管理 案例:德隆兴衰简史 1986年,唐万新在兄长及同学的帮助下,组建“朋友彩扩社”,用承接彩扩异地冲洗的创新模式,赢得了第一个一百万。之后,唐万新以此为起点,先后从事过服装批发、魔芋挂面、自行车锁制造,办过玉石云子厂、小化肥厂。 1992年,唐万新正式注册成立“乌鲁木齐德隆实业公司”,并开始进入娱乐、餐饮和房地产投资领域,从此掀开了德隆的发展史。 1995年,新疆国际实业总公司成立,开始拓展国际业务,走资本经营与实业经营相结合的道路。1998年公司更名为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96年,德隆入股上市公司新疆屯河(600737)法人股,成为第四大股东,这为其日后的产业整合和资本运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德隆兴衰简史 1997年5月,“达园会议”确定了从“投机”到“投资”,从“项目投资”转为“产业投资”,通过产业购并整合,创造传统产业新价值的理念。 1997年6月,德隆以竞价收购方式,每股3.11元,总计4665万元成为沈阳合金第一大股东。德隆入主后,盯住沈阳合金的下游产品——电动工具进行整合。2001年,沈阳合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商和出口商。 1997年11月,德隆控股上市公司湘火炬,为其注入“大汽配”战略,推动其从一个火花塞的单品种生产,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配件出口商之一,同时向产业上游整合,进入重型卡车领域。 2000年1月,德隆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控股德隆集团。同年8月,公司更名为德隆国际战略投资公司,公司董事局主席为唐万里,总裁为唐万新。 案例:德隆兴衰简史 2002年7月,新疆屯河因信息披露违规,受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2003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新疆屯河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其在关联方的资金往来中,有9.2亿元往来未披露,因此,下达“期限整改通知书”。 2003—2004年,德隆集团五次质押德隆系的全部股权,以解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2004年4月14日,德隆旗下的三驾马车、新疆屯河、合金投资和湘火炬第一次集体跌停。德隆资产严重缩水,德隆陷入困境。 2004年6月3日,上海银监局召集德隆情况通报会,要求各银行采取资产保全的紧急措施。 2004年8月26日,曲终人未散,德隆被托管。德隆集团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资产托管协议。华融拥有对德隆资产进行管理、处置的全部权利,有权以诉讼、转让、租售、重组、破产等法律法规许可的任何方式,独立管理和处置托管资产。 分析一 战略分析 德隆的发展战略——走金融控股之路 “以资本运作为杠杆,采用四两拨千斤的原理,通过层层并购,迅速取得了产业整合的控制权和操作权。” 唐万里以此作为战略法宝,缔造了一个产业与金融双翼并举的王国。 产业一翼,德隆陆续收购了数百家公司,所属行业含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矿业等; 金融一翼,德隆将金新信托、厦门联合信托、德恒证券、新疆金融租赁、新世纪金融租赁等纳入麾下。 到2004年德隆倒下之前,控制的公司达到177家多。 分析二 投资周期与回收周期的错配(Miss Match) 德隆大量投资项目均是长期股权投资,而资金来源却包括大量的短期借款,两者周期不吻,短债长用,造成期间错配。 截至2003年底,集团总资产240亿,净资产93亿,但实际情况是德隆通过法人股抵押、相互担保、委托贷款等方式占用银行贷款200-300亿。 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不得超过合并报表净资产的50%,而德隆超过100%。 分析三 公司治理 股东—选民 -- 如何将多人的意愿转为一个集体的意志 董事会—议会 -- 如何建立权威而又不滥用权力 公司制 公司治理即 (民主制) 为建立一个 -- 如何加强监管而又不降低效率 相互制衡的 监事会—司法 合作制度 -- 如何破解内部人控制的顽症 经理—执政 -- 如何考核代理人的业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