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事诉讼法学汇
刑事诉讼法学 社会服务系 尹维达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刑事诉讼 一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专门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二特征:国家司法活动;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活动;依照程序进行;在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进行.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国家制定的规范公安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广义;狭义) 二刑事诉讼法性质:基本法;程序法;公法(宪法施行法;权利保障法;权利保护法等) 三刑事诉讼法渊源:宪法;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国际条约 四与其他诉讼法的异同: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 一研究对象: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刑事诉讼实践;刑事诉讼法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基本理念 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结合; 三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相结合; 四控审分离 控辩平等对抗和审判中立; 五诉讼效率 邱兴华案件 辛普森案件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 一目的:保证刑法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二根据:宪法. 三任务:个人认为,与目的相同. 第六节 刑事诉讼构造 一刑事诉讼构造的含义:是由一定的诉讼目的所决定的,并由主要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中的诉讼基本方式所体现的控诉\辩护\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以及相互关系. 二刑事诉讼构造要素:控诉主体;辩护主体;裁判主体. 三横向构造与纵向构造:前者指三方在各主要诉讼阶段中的法律格局;后者指在刑事诉讼程序中顺序关系上的相互关系特点. 四美国主要诉讼构造理论: 五我国的刑事诉讼构造: 一帕卡的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1964年发表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评论.团体主义与保障个人权利;流水作业与障碍赛; 二格里费斯的争斗模式和家庭模式:1970年发表于耶鲁法律杂志.利害调整的可能性与否; 三达马斯卡的刑事诉讼构造理论:1973年发表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评论,当事人对立模式与非当事人对立模式;1975年发表于耶鲁法律杂志,阶层模式与同位模式, 四戈德斯坦的弹劾模式与纠问模式:1974年发表于斯坦福法律评论.无罪推定与国家的主动性.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 历史发展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一立法沿革:中世纪之前;近现代; 二诉讼模式沿革:弹劾式;纠问式;近现代诉讼模式(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混合式) 三证据制度的沿革:神示;法定;自由心证;英美国家的证据制度. 第二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立法沿革;司法机构;起诉制度;审判制度;证据制度 二清末的刑事诉讼法: 三中华民国的刑事诉讼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诉讼法.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相关范畴 一、刑事诉讼法的价值 二、刑事诉讼法的目的 三、刑事诉讼法的构造 四、刑事诉讼阶段 五、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 专门机关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人民法院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 任务和职责 二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及领导机制 三审判组织 四人民陪审员 最高人民法院历任院长: 沈均儒(49.10-54.10);董必武(54.9-59.4);谢觉哉(59.4-65.1);杨秀峰(65.1-75.1);江华(75.1-78.3;78.3-83.6);郑天翔(83.6-88.4);任建新(88.4-93.3;93.3-98.3);肖 杨(98.3-03.3;03.3-08.3);王胜俊(08.3-) 现任院长—王胜俊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 任务及职责 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及领导机制 三检察委员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署)历任检察长 罗荣桓(49.10-54.9) 张鼎丞(54.9-59.4;59.4-65.1;65.1-75.1) 黄火青(78.3-83.6)? 杨易辰(83.6-88.4)?刘复之(88.4-93.3) 张思卿(93.3-98.3) 韩杼滨(98.3-03.3)? 贾春旺(03.3-08.3)曹建明(08.3-) 现任检察长—曹建明 第四节 公安机关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 任务及职责 二公安机关的领导机制 公安部历任部长 罗瑞卿 (49.10-59.9),谢富治 (59.9-72.3) ,华国锋 (75.1-77.3) ,赵苍壁( 77.3-83.4),刘复之(83.5-85.8),阮崇武(85.9-87.3),王芳(87.4-90.11),?陶驷驹(90.12-98.3)。贾春旺(98.3 -02.12)周永康(02.12-07.10) 孟建柱(07.10-) 现任部长—孟建柱 小知识:警徵的演变! 第五节 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