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系00班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计划.docVIP

地理系00班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计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系00班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计划

地院200(1、2)班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计划 实习目的 为切实加强我院200级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计划,特安排我院200(1、2)班进行两周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初步掌握区域考察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实习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其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热情。 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一)地点:庐山 (二)时间安排 2011年6月日进行实习动员; 2011年月日~7月日赴庐山进行综合野外实习,包括野外考察、记录、资料整理。具体路线安排: 1)、2)、月日:梅州3)、月日:牯岭镇4)、月日:芦林一号—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5)、月日:)月日:如琴湖、花径—锦秀谷仙人洞、天桥)龙首崖、月日:五老峰庐山—梅州1)、月日:梅州)、月日:牯岭镇)、月日:芦林一号—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月日:如琴湖、花径—锦秀谷仙人洞、天桥)龙首崖)月日:、月日:五老峰庐山—梅州实习主要内容 (一)地质地貌学野外实习的主要内容 1、认识庐山地区基本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 2、认识庐山地区山地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如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等) (二)植物地理野外实习 1、调查庐山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2、分析庐山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研究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 (三)土壤地理野外实习 1、庐山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调查 2、庐山主要土壤类型调查 3、研究调查区各种土壤的形态特征及各土壤类型的关系和反映出的系列性规律 ()水文学野外实习 1、山区河流水文特点实习线路及具体内容 行程1:—牯岭镇 主要内容:东谷:形态、构造、成因 西谷形态、成因、产状 牯岭岩性、产状、构造等 观察庐山夷平面地貌 观察牯岭周围植被状况 行程2:芦林一号—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 主要内容:参观芦林一号博物馆了解庐山地貌概况庐山冰川地貌参观庐山植物园行程3:主要内容:观察剖面三宝树:沿途沿途观察谷地形态变化沿途观察河流的溯源侵蚀行程4:如琴湖、花径—锦秀谷仙人洞、天桥)龙首崖主要内容:锦绣谷河流袭夺、袭夺湾、裂点(天生桥)、上下谷地形态、风口(花径)观察沿途植被变化龙首崖:断层崖地貌 五老峰 主要内容:五老峰岩性、产状、构造、厚度、断层崖地貌、切割现象、坡地重力堆积、南面丘陵地貌室内整理与作业 1、将野外所收集的全部资料、标本进行复核,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 2、作业(1)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2)浅析庐山植被类型及垂直分布特点 (3)浅析庐山主要土壤类型及垂直分布特点 ()附一份样地调查表及一份土壤剖面调查表 实习用具 1、个人装备:背包、野外记录本、铅笔 2、实 习 队:高度表、罗盘、地质锤、军用铁铲、样方绳、卷尺、医药箱 实习组织安排 1、成立实习领导小组 组长:罗迎新 副组长:带队老师 :梁锦梅曾兰华2、学生分组名单(人) 第5组:钟保学、郑芷玲、李婵娟、吕林玲、黄雪芳、林玉兰、何丹萍 第6组:郑社亮、相淑云、谢晓燕、陈柳柳、黄宝霞、潘雪平、蔡锦城、黎小冰 第7组:李志龙、李晓雁、王嘉玲、陈芳芳、陈静玲、李 瑶、黄云婷、陈清华 第8组:曾维放、黄钰淇、李燕萍、张 婷、冯月欣、郑晓玲、王彩霞、雷颖贤 第二批(63人) 第1组:严 斌、杨玉燕、李升广、黄丹丽、郭柳璇、唐凤艳、卢静文、蔡绮欣 第2组:张宏荣、邓秋兰、李文茂、杨 霖、钟翠云、邓苑苑、邝蝶敏、刘礼和 第3组:张德铭、李雪芳、胡广平、蔡锐珊、洪 红、肖佩玉、杨 蓉、朱绵萍 第4组:翁伟钦、钟 媚、吴洽槐、陈燕珊、杨云婷、李俏美、吴 虹、罗燕珊 第5组:周远峰、袁霞明、钟远浩、李玥妍、李焕琳、郑少楚、钟晓红、杨汉松 第6组:王颖畅、郑佳丽、朱圣曦、丘冬苑、许丹婷、黄燕玉、郭小聪、何宝萍 第7组:戴丰龙、袁培星、谢 文、陆惠清、黄诗茵、钟满晶、廖启宇、曾宇婷 第8组:廖燕峰、何子健、邱晓清、林雪婷、庄文玉、郭 媚、韦安溢 注:双下划线的为组长,单下划线的为副组长。 地理科学教研室 20-6-20 附表1土壤剖面记录表 剖面编号: 经纬度: 海拔高度: 采样人: 土层深度cm 土层符号 颜色 质地 砾石状况 孔隙状况 根系 PH值 剖面图 附表2木表 样方编号 样方面积总度编号 植物名 层次 高度() 胸径() 枝下高() 树冠幅度() 生活型 年龄 物侯期 附注 表灌木表 编 号 层次 高度() 多度或株数 盖度 生活型 生活强度 物侯期 附 注 平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