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第二章-石油及天然气的成因.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第二章-石油及天然气的成因.ppt

化学工程学院 第二章 石油的成因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 石油的无机成因说 石油的有机成因说 石油中各族烃类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 石油的成因 研究石油的成因的主要目的: 指导石油勘探、预测石油的储量 了解石油的化学组成上的某些特点与石油成因的关系。 第二章 石油的成因 关于石油的成因,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有争论,主要原因在于: 石油在地下易于流动,现在找到的油、气藏的地方往往并不是石油生成的地方。 通过运移,现在的石油组成并不代表其本来面貌 。 石油形成过程发生几亿年前的地层深处。 研究石油的成因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生成石油的原始物质 原始物质变成石油的原因和过程 石油的运移和富集 关于石油生成的原始物质,有两大学派: 无机成因学派 有机成因学派 第二章 石油的成因 第一节 石油的无机成因学说 无机成因学派的主要论据: 通过无机途径可以形成一定量的烃类 火山喷出的气体和熔岩中含有烃类 许多天体上存在烃类 第一节 石油的无机成因学说 无机成因学说: 第一节 石油的无机成因学说 碳化物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创立,主要观点是在地球形成时期,碳和铁变成液态,相互作用形成碳化铁,保存在地球深处,地表水沿着地壳裂缝向下渗透与碳化铁作用而形成了烃类。 宇宙说,俄国学者索科洛夫创立,理论基础是在一些天体中发现了碳氢化合物,认为这是宇宙中所固有的。 岩浆说,前苏联学者库德梁采夫提出,主要观点是碳和氢不仅存在于太阳和星球中,而且也存在于地球的岩浆中,在高温高压下它们形成各种烃类。 第一节 石油的无机成因学说 无机成因的致命弱点: 脱离了地质条件来讨论石油的形成 将宇宙中发现的简单烃类与复杂的石油烃类等同起来。 目前比较公认石油成因: 有机成因学说--能够指导生产并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说 有机成因学说的主要观点: 生成石油及天然气的原始物质: 既有动物又有植物,而以低等生物为主。 石油及天然气的生成环境: 既有陆相生油,又有海相生油。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 一、生油的原始物质 石油是地质时期中生物遗体(或有机残体)在适当条件下生成的。形成沉积物中有机质最重要的生物有四种: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高等植物 细菌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 生物有机质的主要生化组成: 木质素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类脂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 1、木质素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具有增强细胞壁、粘合纤维的作用。木质素可以视为高分子量聚酚,其单体基本上是由酚丙烷衍生物构成,常带有甲氧基等官能团。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 木质素的特点: 不易水解,但可被氧化成芳香酸和脂肪酸。 在缺氧的水体中,在水和微生物的作用下,木质素分解,与其它化合物生成腐殖酸,腐殖酸又与烃类形成配合物,从而成为烃类从陆上流到海洋的运载体。 与木质素具有相似结构的物质是丹宁,它们都是沉积有机质中芳香结构的重要来源,是成煤的重要前身物,也可生成天然气。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 2、碳水化合物 亦称糖类,几乎所有的动、植物及微生物中都含有糖,糖的通式可用Cx(H2O)y表示,故称碳水化合物。糖按分子大小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多糖中对形成沉积岩中有机质最有意义的是纤维素 (下图)和半纤维素。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成煤和气的主要原始物质 。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 3、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切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细胞中除水外,其余80%都是蛋白质,它是20多种α-氨基酸分子(nH2N-CH2-COOH )通过肽键(-CO-NH-)连接而成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在酸、碱、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发生水解形成氨基酸。有机体死亡之后,氨基酸仍保存在遗骸中。 缓慢加热由氨基酸和蒙脱石形成的有机粘土配合物时,可以得到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 4、类脂 指所有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低极性有机溶剂的脂状物质,其中包括:油脂、蜡、萜类、甾类、烃类和色素等。色素主要有三大类:叶绿素、血红素、类胡萝卜素。 类脂的特点: 能在各种地质条件下保存下来; 其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与石油烃类最接近,因而被认为是生油的主要原始物质。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 各种生物的生化组成是不同的, 生油生气生煤能力也就不同 所有的生化组分都参与了石油的成因,综合贡献! 表2-2-2 生物体中各主要生化组分一般含量(w%) 0 10-30 5-15 50-60 细菌 0 18 22 60 浮游动物 0 10 20 70 高等无脊椎动物 0 11 66 23 浮游植物 0 50 42 8 石松孢子 17 28 47 8 针松叶 29 4 66 1 云杉木 木质素 类脂 碳水化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