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挤出成型汇
第五章 挤出成型 内容简介: 挤出成型是借助螺杆的挤压作用,使塑化均匀的塑料强行通过机头成为的连续制品,如管、板、丝、薄膜、电线电缆等。挤出成型是塑料成型加工中重要方法之一。 本章重点: 5.2单螺杆挤出原理 5.5、几种制品的挤出工艺:吹塑薄膜、管材、拉伸产品、板与片、其它产品 简介 挤出成型又叫挤塑、挤压、挤出模塑。是借助螺杆和柱塞的挤压作用,使塑化均匀的塑料强行通过模口而成为具有恒定截面的连续制品。 塑料挤出成型工艺流程 挤出过程: 加料——在螺杆中熔融塑化——机头口模挤出——定型——冷却——牵引——切割 挤出成型的特点: ??① 连续化,效率高,质量稳定 ② 应用范围广 ③ 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 ??④ 生产环境卫生,劳动强度低 ??⑤ 适于大批量生产 ?适用的树脂材料: 绝大部分热塑性塑料及部分热固性塑料,如PVC、PS、ABS、PC、PE、PP、PA、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及密胺树脂等?? 应用: 塑料薄膜、网材、带包覆层的产品、截面一定、长度连续的管材、板材、片材、棒材、打包带、单丝和异型材等等,还可用于粉末造粒、染色、树脂掺和等。 5.1挤出设备 学习目标: 1、掌握挤出成型的特点 2、熟悉挤出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的作用 3、能够简单分析机头特点 1、挤出设备: 由挤出机、机头和口模、辅机等组成。 设备组成 单螺杆挤出机的组成 1、单螺杆挤出机主要由传动系统、加料系统、塑化系统、加热与冷却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2、挤出系统是最主要的系统,它由料筒、螺杆、多孔板和过滤网组成。 单螺杆挤出机的结构 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 螺杆的几种形式 常用的是等距不等深螺杆 5.2单螺杆挤出原理 学习目标: 掌握挤出理论中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因素 普通挤出机的工作过程 一. 固体输送理论 ???假设条件: ??①物料与螺槽和料筒壁紧密接触形成固体塞(床),以恒速移动; ? ??②略去物料重力、密度变化的影响; ??③磨擦系数恒定,压力是螺槽长度的函数; ??④螺槽为矩形 ????经过分析可看出物料的运动类似螺母运动。 ????提高固体输送的措施 ?① 适当提高螺杆转数N和螺槽深度H; ② 采用锥形结构料筒;在加料段料筒内壁开设纵向沟槽(提高fb);冷却进料段防止物料提前软化; ?③ 冷却螺杆加料段(减小fs),增加螺杆表面光洁度(减小fs) 二、熔融理论 1、研究目的: ?预测螺槽中未熔化物料量 ?熔化全部物料所需螺杆长度 熔融与螺杆参数、物料特性、工艺参数间的关系 2、冷却试验和熔融机理: ?冷却试验:本色料+3~5%着色料挤出——稳定后停止并迅速冷却螺杆和料筒——取出螺杆、剥下物料——切断螺旋带状料并观察截面形状 3、现象: ?① 熔融料呈流线型,未塑化料始终呈固态 ?② 固—液两相有一明显分界线 ?③ 固相逐渐消失,固体塑化完全集中在熔膜处 4、熔融机理: 加料段压实——逐渐熔融成一层熔膜——超过后边螺槽刮落于前侧形成熔体池——固体床减小——直至物料完全熔融? 三、熔体输送理论 1、熔体有四种形式的流动: 正流: ???正流(拖曳流)Qd(cm3/h),沿螺槽向机头方向的流动。由于螺杆转动,塑料在螺杆根部与机筒间形成相对运动造成的,它决定挤出量的大小; 逆流: ????逆流(反流)Qp,与Qd相反的流动。由机头、多孔板等阻力元件对熔体的反压力造成,也叫压力流,随机头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环流: ????横流(环流)Qt,由分速度Vbx引起的在螺槽内与正流垂直的流动。对总挤出量影响不大,可忽略不计,但对熔体的混合、塑化、热交换起重要作用; 漏流: ????漏流Ql,由机头阻力元件引起的物料反向流动,沿螺杆与料筒间隙向加料口方向流动,可降低挤出量。正常情况很小0.1~0.6mm,Ql小,但磨损严重时,Ql的增加与平方成正比。 2、熔体输送能力的分析: ????熔体的输送 Q = Qd - Qp - Ql, 实际的流动形式为:熔体沿螺槽螺旋前进。类似弹簧缠绕在螺槽内。 ????忽略Ql,经计算熔体输送能力为: ???? ???P↑-Q↓,机头阻力加大,产量下降。 ???N↑-Q↓,转数提高,将是提高。?? ???D↑-Q↑↑,直径增加,产量明显增加,所以要得到高的产量,这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L↑-Q↑,挤出稳定性增加。 ???螺槽深度h增加,挤出稳定性下降。 5.3单螺杆结构设计的改进 学习目标: 了解如何提高塑化效果、混合分散效果 一、普通三段式螺杆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般单螺杆多采用等距不等深螺杆,加料段常和均化段螺槽深度不变,压缩段螺槽逐渐变浅。这种螺杆可以满足一般的挤出成型,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熔融效率低???? 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精神科提高住院病人精神障碍作业治疗参与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pptx
- 基于混频非结构化数据的中国碳价预测.pdf VIP
- 《德固赛树脂产品资料》.ppt
- 全球变化课件06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pptx VIP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土耳其语一级笔译试卷.docx VIP
-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Section B(1a-2d)课件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 全球变化课件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ppt VIP
- 公安信访与警调对接课件.pptx VIP
- 高等数学(上册)(同济大学数学系)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食材配送时间安排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