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74222 .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74222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标要求: 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1)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1、列举古代中国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了解瓷都景德镇; 3、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指导意见 * (2)阅读内容: 田庄手工业和“工官”制度 教学指导意见 (3)注意补充: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知识结构 代表 纺织业:织女的劳绩 冶炼业:攻金之工 陶瓷业:夺得千峰翠色来 制度 田庄手工业 “工官” 制度 * 知识梳理 1、中国古代手工业产生的与发展 1)产生: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 2)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 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私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 2、异彩纷呈的纺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约在四五千以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了丝绸的生产。 (2)商代,在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商代出土文物中有“玉蚕”。 * * 2、异彩纷呈的纺织业 (3)周代,《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纺织生产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做“国有六职”。 (4)秦汉以后,我国蚕业丝织生产进入兴盛时期。西汉初期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桑的政策,促进丝织业发展。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先后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图案变化丰富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 长安 敦煌 古丝绸之路 起点 * * * 2、异彩纷呈的纺织业 (5)唐代中期以后,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6)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7)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 * 黄道婆 早在南宋理宗帝年代,年仅13岁的黄道婆为逃避当童养媳随商船漂落到崖州水南村。当时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中原汉族,黄道婆就倾心向黎民学习用木棉絮纺纱,用米酒、椰水、树皮和野生植物作为颜料调色染线,用机杼综线、挈花、织布的纺织印染技术,并比欧洲早400年发明出脚踏“三绽三线”纺纱车和“踞织腰机”织布机,提高了织锦质量,成了一名“中国古代伟大的女纺织家”。以“踏车椎弓”织出的黎锦、筒裙的图案艳丽素雅,有鸡花纹、马尾纹、青蛙纹等200多种,誉为“机杼精工,百卉千华”。 * * 《左传?哀公七年》说,“禹合诸侯于涂山, 执玉帛者万国。”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在中国 进入文明时代的初期,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 译文:禹在涂山召集诸侯,有很多手执 玉器和丝帛的首领参与。 答:说明文明初期物质生产比较贫乏的 禹的时代,丝织业的生产已经达到了 一定水平,然而丝绸因其贵重,往往 为贵族所专有。 学习思考 * 3、攻金之工——高超的冶炼技术 1、 冶 铜 新石器时代:小件铜器 青铜 时代: 夏商周 商:出土地点分布广; 生产规模大; 大多为礼制的象征; 铸造工艺水平高。 湖北大冶 铜绿山 矿产开采: 从春秋时期开始 春秋矿井:石、铜 战国:铁质工具 防锈蚀技术——秦时 * 2、 冶 铁 已知最早铁器:春秋晚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铸铁柔化技术的 发明要比欧洲早2000多年。 中国冶炼生铁和块炼铁大体与世界上 最早使用铁器的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 和埃及大体同期。 战国燕下都遗址的铁器:淬火的钢件 汉武帝时铁业官营 春秋木炭作燃料,汉代用煤作燃料 供风形式:自然通风——人力皮囊 ——马排——水排(东汉、杜诗) * 3、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 朝代 燃料 动力或方法 质 地 规模 春秋 木炭 人力皮囊鼓风 生铁 小 战国 木炭 淬火及柔化处理 出现经过淬火的钢件 几百人 西汉 煤 畜力马排鼓风 钢 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全国设铁官49处 东汉 煤 水排、低温炼钢 钢 北宋 焦炭 竖式风箱 产量增加 明 焦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