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语序(金克中)
古代汉语的语序 ——宾语前置 * 三种情况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三、宾语用代词“是”、“之”等复指 *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特点: 疑问代词“谁、孰、何、安、焉、胡、奚、曷”等作宾语(不管是动词宾语还是介词宾语)都一律要前置!基本无例外! * 上古疑问句(1) 谁——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乡人长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又谁敢德?(左传) 安—— 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 * 上古疑问句(2) 何—— 於予与何诛?(论语)予,宰予。182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195 敢问何谓也?12 王者何贵?曰:贵天。(晏子春秋)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81 * 上古疑问句(3) 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 奚——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 子路宿於石门。晨门曰:“奚自?”(论语·宪问) 曷——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国策) 焉——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 *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特点: 在用 “不、毋(无)、未、莫”等否定词的上古汉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 不: 1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3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 4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诗经) 5 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 6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之乎?(左传) 7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魏风·园有桃) 上古汉语否定句(1) * 上古汉语否定句(2) 毋: 1 毋是翦弃。(诗经) 2 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传) 无,通“毋”,不要。 * 上古汉语否定句(3) 未: 1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2 邻国未吾亲也。(国语·齐语) 3 晋国之命,未是有也。(左襄14年) 4 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左定13年) 5 上未之奇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6 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庄子) 7 未尝之有也。(墨子·节葬) * 上古汉语否定句(4) 莫: 1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 2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 3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 4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 5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 * 上古否定句(5) 上古汉语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但这条规律并不十分严格,不前置例子不难找到。例如: 1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 2 有事而不告我。(左襄28年) 3 无欺我也。(吕氏春秋·贵因) 对比: 4 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汉书·李广传) 5 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 6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7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娇。(魏风·园有桃) * 三、宾语用代词“是”、“之”等复指 特点: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小雅·节南山) 将虢是灭,何爱於虞。(左传·僖公五年) 今吴是懼而城於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国语·勾践灭吴)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