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断文言实词七种技法
试试看: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3、(07年福建)今姑贷汝 “疾风劲草、欲盖弥彰”:疾,大;彰,明显、显著 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 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06年湖南卷)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试试看: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利用通假推断 *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通“雇”,雇佣 试试看: 通“翌”,第二天 通“促”,催促 * 试试看: 1、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2、复之以掌 3、卒然临之而不惊 4、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蚤”:跳蚤。无法理解。蚤——通“早” “复”——通“覆” “卒”——通“猝” “从”——通“纵” * 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将军身披坚执锐 “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动宾如何搭配? “坚” 解“坚硬的盔甲,“锐” 解“锐利的兵器”才能搭配。 想想看: *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句式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 。 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利用语法推断 * 想想看: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08全国Ⅱ)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檄”,这里作动词,意思为“用檄文征召、声讨”,引申为“下令”。 ) A * “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 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1.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 “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立谓所亲曰。亲:亲属。“ 4.凡吏于土者。吏:官吏。 想想看: 3.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 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5.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 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6.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 “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 B ①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① 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考试大纲》要求 *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 * 讨论 1.“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 2. “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你能推断出“殛”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 复习目标 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 * 想想看: 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2、冀得一归觐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