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二) .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起源(二)

从以上各种情况来看,甲骨文所代表的汉字,不仅能够完整地把汉语记录下来的,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经相当成熟,这说明汉字发展到商代晚期应该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 返回 * B、甲骨文尚具有一些原始汉字的特征。 1)形声字的比重仍然较后世汉字低; 2)有些表意字仍然带有比较原始的图画性质; 3)骨文中有些表意字的字形有时随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甲骨文中还有一些现象跟原始文字的特点是相同的。 此外,甲骨文中还存在着文字记录的顺序跟语序不一致的现象。 返回 * 有关可能跟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 这些资料可分为两类: (一)、几何形符号 (二)、像具体事物之形的符号 * (一)、几何形符号 几何形符号中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遗址上出土的符号,年代既早,资料也比较丰富,最受人注意。 西安半坡陶符 * 临潼姜寨遗址与半坡遗址发现符号之对比: 西安半坡陶符 临潼姜寨陶符 * 甘肃马家窑陶符 青海柳湾陶符 浙江良渚陶符 上海马桥陶符 * (二)、像具体事物之形的符号 大汶口文化的图画性陶符 旦 斤 戍 炅 * 有关这类陶符性质的争论: 有人认为陶符是原始的汉字 李孝定:《从几种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观察蠡测中国文字的起源》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发展》(《考古学报》 1972年第一期) 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第二期) 也有人认为陶符不是原始的汉字,大多数学者的意见都是游移不定的。 * 判定标准: 要判定一种符号是否为文字,要看它是否记录了语言。 * 排列成行的符号(一) 余杭南湖黑陶罐上排列成行的符号 定公遗址陶片上的符号 * 排列成行的符号(二) 龙虬庄符号 * 有关排列成行的符号的争论 李学勤先生认为,反对新石器时代符号是原始文字的学者“所持主要理由之一就是符号单个孤立,无法知道是否具备音、义等文字的基本性质”。他认为“良渚文化陶器上多个成行符号的出现,有可能祛除这样的疑难”。 ——《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字起源》 裘锡圭先生认为李学勤先生的意见很值得注意,同时指出,良渚文化多个成行的符号,尤其是余杭南湖黑陶罐上八、九个符号排列成行的一例,可能确实反映了用符号记录语句的认真尝试。也就是说,它们非常可能已经是原始文字了。但是,裘先生也指出:遗憾的是由于材料太少,并由于我们对良渚文化主人的种族和语言情况缺乏了解,正确辨释这种原始文字的可能性恐怕很小。 — 《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 * 有的学者认为,根据民族学的材料,排列成行的符号也可能完全不是文字。 阿拉斯加猎人门上的画: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 * * * * 文字学: 汉 字 的 起 源 河北工大中文系教研室· 孙 伟 龙 · 电话 邮箱:cdysry@126.com * 主要内容 一、文字起源过程的推测 二、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 (一)、历史上出现的汉字起源观 1、仓颉造字说 《说文解字· 叙》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春秋元命苞》 “(仓颉)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 仓 颉 画 像 采自刘志基《汉字体态论》 路史禅通纪: (仓颉)龙颜侈哆,四目灵光 * 2、结绳说 《易经·系辞下》: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说文解字·叙》: “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采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 * 周易》郑玄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九家易》:“古者无文字,其有誓约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据此:结绳是神农或神农以前上古时期的一种记事方法,以绳结的大小约定事的大小,以绳结的多少约定物的多少。 * 3、八卦说 《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