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矢志不移的眼镜农民吴艺明[农林牧渔行业]37.doc

【精品】矢志不移的眼镜农民吴艺明[农林牧渔行业]37.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矢志不移的眼镜农民吴艺明[农林牧渔行业]37

矢志不移的眼镜农民吴艺明 [农林牧渔行业] 2001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现任福建省晋江市紫帽三益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1年,即将毕业的我和许许多多大四学生一样,先后投递了上百份简历,始终石沉大海;于是我又匆匆挤进了考研大军,结果英语差0.5分,名落孙山。我只好回到家乡再碰碰运气。 那段时间我十分郁闷,为了躲避,我常常一个人跑到村后的紫帽山,坐在一块山石上远远眺望,看到儿时熟悉的一块块水田早已荒废。这个景象突然让我冒出了一个想法,自己是学农的,如果把这些地承包起来自己创业,不也是一条出路吗! 回到家里,一说出我的想法,立刻就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下定决心要当个大学生农民。这时在家人的努力下,市里面的一家机关单位决定接收我,但决心已定的我婉拒了人家的好意。 2002年初,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和分析,我决定从种植无公害蔬菜开始创业之路。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只有从妈妈那里凑来的几千块钱和去农信社找主任破例批给我个人信用贷款3万元。建大棚,买种子,育苗,整地,买鱼苗......为理想奋斗的我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就在这时,命运又来捉弄我们这几个创业的年轻人。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把大棚彻底掀倒了,菜地也成了一片汪洋。几万元的投入一下子打了水漂儿。我们无公害蔬菜的创业遇到了挫折。 一天,我在卖菜时发现隔壁摊的土鸡卖得非常快,价位也很好。我心里又萌生了养殖土鸡的想法。我先是买来一本养鸡技术的书,补充一些专业知识。再买来50只鸡苗,尝试进行山地放养。养殖数量虽小,但管理方面一点也不敢马虎。鸡出栏的时候,大家都抢着买去品尝。46只鸡不到一天半的工夫就卖光了。我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100、200......1000、2000,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土鸡的养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养土鸡赚了些钱,我们想扩大规模。经过一年的时间,形成了畜禽-沼气-果林的良性循环。2004年,我们公司率先注册了土鸡品牌--红霞牧鸡。公司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土鸡养殖,每年可以出栏5万多只。 回首五年多的创业经历,我最想说的是:农村、农业是我们大学生创业的广阔天地,虽然创业的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回报,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青春梦想就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厚土壤中美丽绽放。 广东梅州下岗女工通过特色畜禽养殖走上致富路 [农林牧渔行业] 刘秀兰原来是梅县皮革厂的一名工人。1993年,人到中年的她下岗了。为了生计,她决定搞种养,拿着从亲戚那里东拼西凑借来的5万元,在三角镇泮坑佛祖高承包了100多亩山地开始种树、养鸡。但因为缺乏种养经验和技术,刘秀兰的农场连年亏损,特别是2004年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疫情更是使她的农场雪上加霜,当年亏损达10多万元。辛辛苦苦发展种养反倒亏了那么多钱,刘秀兰对农场的未来一度感到非常渺茫。 2006年冬,刘秀兰在省农科院工作的一位亲戚获悉她的情况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农场的失败在于养殖的都是“大路货”,市场前景不好、经济效益不佳;只有发展特色畜禽养殖才有出路。在亲戚的指点下,刘秀兰引进了黑羽乌肉山鸡。这种山鸡的特征是黑羽、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甚至连鸡血都是黑的,是世界罕见珍稀鸡种,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重点资源保护项目”。黑羽乌肉山鸡的养殖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经验不足,刘秀兰首批引进的1200多只蛋只成功孵化出了300多只小鸡,幸好黑羽乌肉山鸡抗病力强,绝大部分都成功存活下来。为了提高孵化率,刘秀兰到处找资料、访专家,逐渐将孵化率提高到了九成以上。目前,刘秀兰的农场存栏黑羽乌肉山鸡达到7000多只,年产绿壳蛋20多万枚,每枚绿壳蛋市场价在1.5元左右,而且市场反应良好,销售供不应求。 “特色畜禽养殖不仅让我走出了搞种养总是亏本的困局,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后发展生产的信心更足了。”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刘秀兰感慨地说。现在,刘秀兰在梅江区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已经取得了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注册了“神翠”商标,今后将在繁育选苗、养殖环节、打造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将特色畜禽养殖提升到更高水平 多年摸索成功养殖特色水产花螺 [农林牧渔行业] 小龚说,基地里的花螺是今年5月份刚投入养殖的,目前已经投放60万粒的螺苗,过一段时间将再投放40万粒。据了解,小龚是我市成功养殖花螺的第一人。三年前,一位广东湛江的朋友告诉他,从事花螺养殖不仅市场需求大而且利润可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龚通过调查后发现,花螺在闽南地区的销量非常大,仅厦门一个晚上就能销售5000斤左右的花螺,石狮喜欢吃花螺的人也不在少数。市场前景看好,让小龚下定了养殖花螺的决心,但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真正掌握了一定技术后,才开始小量试验投产。养殖的第一年他没有赚到钱,但也没有赔本。在三年的“卧薪尝胆”后,小龚终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