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改造工程防护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汇总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
林芝至工布江达段
防护工程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林拉高等级公路第五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编制依据 0
2.适用范围 1
3.工程概况 1
4.总体施工方案 1
5.防护基坑开挖方案 2
5.1施工工艺流程 2
5.2基坑开挖作业要求 3
5.2.1施工准备 3
5.2.2开挖方法 3
5.2.3施工注意事项 4
6.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 5
6.1重大危险源识别 5
6.2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5
7.安全保障措施 6
7.1基坑开挖安全措施 6
7.2用电设备的安全措施 8
7.3雨季施工防洪安全措施 14
8.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16
9.应急救援预案 17
9.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7
9.2事故报告程序 21
9.3人员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22
9.4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24
9.5应急培训和演练 26
9.6应急通讯联络 27
防护安全
1.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程》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G318线林芝至拉萨公路改造工程林芝至工布江达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7、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G318线林芝至工布江达段路基防护工程挡土墙防护防护C、B型防护挡土墙
图5.1.1 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5.2基坑开挖作业要求
5.2.1施工准备
⑴测定基坑周边 基坑顶缘无载重 基坑顶缘有静载 基坑顶缘有动载 砂类土 1:1 1:1.25 1:1.5 砂石类土 1:0.75 1:1 1:1.25 粘性土、粉土 1:0.33 1:0.5 1:0.75 极软岩、软岩 1:0.25 1:0.33 1:0.67 较软岩 1:0 1:0.1 1:0.25 极硬岩、硬岩 1:0 1:0 1:0 注:1、开挖通过不同土层时,边坡可分层选定,并酌留平台;
2、在山坡上开挖基坑,当地质不良时,应防止滑坍;
3、在既有建筑物旁开挖基坑时,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⑵深度大于5m时,应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
⑶当土的湿度可能引坑壁坍塌时,坑壁坡度应缓于该湿度下土的天然坡度。
⑷地下水位在基坑底以下时,地下水以上部分可以放坡开挖;若土质易坍塌、基坑较深、土方数量大、场地受限、坡度不宜保持时,应对坡壁进行加固处理。
一般情况下,加固方法采用砂袋堆载反压或插打钢板桩、安装挡土板,以确保边坡稳定,保证作业安全。
⑸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缘与动载间必须留有大于1m的护道,当动载过大时,宜增宽护道或采取加固措施。
⑹为防止地下水影响基坑内的正常作业,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与集水井相连,并随时用泵排出集水井内的积水至地表的集水井或排水沟内排出路基以外。
5.2.3施工注意事项
⑴基坑顶周边设置连续封闭的安全护栏,防止人员或工器具从高处坠落。
⑵靠近道路及便道侧,基坑边多增加一道卸荷措施,保证行车的安全距离。
⑶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在基坑边坡上设置两个爬梯,方便人员进出基坑。
⑷为防止坑壁崩塌而造成坑底作业人员伤害,及时对基坑周边检进行查和支护。
(5)如果坑下作业点有水时应及时做好降水工作,同时注意防触电事故。
(6)对于基坑开挖后较长时间内不能进行施工或间隔较长时间未及时采取降水措施,应随时探测基坑内水位,防止发生溺水事故。
6.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
6.1重大危险源识别
深基坑开挖是桥涵工程、防护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危险因素较多,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基坑施工特性,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5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主要危险源为:
高处坠落
B、物体打击
C、机械伤害
D、坍塌
E、触电
6.2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⑴高处坠落:凡在基准面2m(含2m)以上作业,公路临边、攀登、悬空作业及雨天、雪天过进行的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作业点和工作面。
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伤害的。
⑶机械伤害: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伤害的。
⑷坍塌:基坑开挖、脚手架、模板搭设与拆除,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坍塌,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⑸触电:工程施工区域距离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