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草地建设中牧草粘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探讨.docVIP

人工草地建设中牧草粘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草地建设中牧草粘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探讨

人工草地建设中牧草粘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探讨 2010年l2月第4期(总第149期)草食家畜(季刊) 人工草地建设中牧草粘虫害的预测预报 及防治技术的探讨 汪自由,袁灿 (1.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畜牧站,贵州习水县5646~; 2.贵州省习水县草地中心,贵州习水县564600) 摘要:文章介绍了粘虫的识别,预测预报措施,同时,总结了在实际防治过程中一些做法,产生了良 好的效果,经济效益明显,为广大养殖户和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草地;粘虫害;预测预报;防治 中图分类号:$8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77(2010103—0065—02 近年来,随着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在我省全面 实施,牧草的需求量增大,人工草地建设数量增多,病虫 害对牧草品质和产量危害越来越大,其中牧草粘虫害就 是主要病虫害之一.贵州省习水县在科技扶贫种草养 羊项目实施中,人工建设草地0.13万余ha,由于地形 复杂,气候多变等因素的影响,草地粘虫时有发生,危害 较为严重.据测算:我县建植的O.13万多ha人工草地, 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牧草损失达到总产量的15%,总计 约750t,损失巨大.为做好牧草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把病 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笔者对牧草粘虫害预 测预报及防治工作进行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有关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粘虫的识别 粘虫[Mythimnaseparate(Vealker)]是世界性禾本科 植物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各省市(区)均有发生.粘虫的 幼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禾本科牧草,危害的牧草有黑 麦草,苏丹草,紫花菖蓿,鸭茅等.幼虫咬食叶片,1~2龄 幼虫仅吃叶肉,形成小圆孑L,3龄形成缺刻,4~6龄达暴食 期,危害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使植株成光秆,造成草地面 积减产(2000-3000kg/ha,正常产草量30(O)o5000kg/ha). 1.1形态特征 成虫体色呈淡黄色或淡灰褐色,体长17~20ram,翅 展约35~45mm,前翅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淡黄色园斑,外 侧圆斑较大,其中下方有一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个 小黑点,由翅顶角至后的三分之一处有一条斜行黑褐 纹,自前缘四分之一处有7-9个黑点排列呈孤形.雄蛾 收稿日期:2010—08—20 研究项目:贵州省习水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 扶贫种草养羊项目. 作者简介:汪自由(1976一),女,贵州习水人,大学本科, 助理畜牧师,从事草业病虫防治工作. 稍小,体色较深,其尾端向后压挤后,可伸出一对鳃盖形 的抱握器,抱握器顶端有一长刺,蛾腹部末端有一尖形 的产卵器.幼虫,一般6龄,体长17~20mm.老熟幼虫 38mm左右,体色变化很大,发生量少时体色较浅,大发 生时体色呈黑色,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 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 至浓黑,变化甚大(常因食料和环境不同而变化). 1.2生活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傍晚无始活动,黄昏时觅食,半夜交 尾产卵,黎明时寻找隐蔽场所.成虫羽化后对糖,酒混合 液趋性强,但成虫产卵后趋化性减弱而趋光性加强.粘 虫终年繁殖,在适宜条下,每头雌蛾产卵100~2000粒, 在我国南方地区可繁殖5~8代. 2粘虫害的预测预报措施 由于牧草产业化进程起步较晚,进程较慢,加上传 统观念对种革认识上的偏差,在牧草管理上有许多先进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比较滞后.以牧草病虫害为例,绝大 部分种草项目户都遇到过,但引起重视的很少.我县在 种草养羊产业化进程中,由于牧草粘虫害暴发,对项目 户的安全养殖带来较大的损失,为了减少这一危害,一 方面加强项目户的粘虫防治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加强粘 虫预测预报措施,主要方法是: 2.1诱测成虫 春季用糖蜜诱蛾器,并辅以稻草把诱测越冬代和一 代成虫蛾;夏季由于田问蜜源中富,糖蜜诱蛾器失效,改 用杂树技扎把诱蛾或用黑光灯诱蛾.诱测成虫,发现蛾 子激增之日就是进入蛾盛期,诱蛾最多的~天,就是发 蛾高峰日,根据诱蛾数量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参照气象 资料预报可能发生量,发现蛾始,盛,末期,指导田间奁 卵,查幼虫. 2.2田间查卵 用稻草扎成草把诱卯和田问实地调查田问实地调 65 2010年12月第4期(总第149期)草食家畜(季刊) 查选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固定地块调查,每3d查卵 一 次,卵盛大期可进行游动调查,酌情普查.查得卵盛期 可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因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易出现该 虫害),卵和1.2龄幼虫历期,推算3龄幼虫盛期,做到 事前准备,防治及时. 2.3幼虫调查 在查卵的基础上,选定有代表性的草地2-3块,每 块约5亩,进行定期地调查,初期每3d查一次,幼虫盛 期一天一次,幼虫进入2~3龄期组织大面积普查,以确 定防治地块,防治标准在每平方米有幼虫5~10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