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动机的破灭与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确立.docVIP

永动机的破灭与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确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动机的破灭与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确立

永动机的破灭与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确立 守恒思想不仅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许多理论固然要受守恒思想指导,技术上许多新的发明、新的设计,同样得益于守恒思想的启迪,尤其是当19世纪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确定以后,首先要检验它们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否相符,回顾一下物理学和技术史上曾名噪一时的永动机的设计,也许会有更深的体会。 如果能设计一种机器,它不消耗任何燃料或动力,却可以不停地运转,不知疲倦地为人类服务,那该多好啊!历史上不少有杰出创造才能的人,曾经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设计永动机而付出了许多的劳动。 早期一个很著名的永动机设计方案,在13世纪一个名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来的,他在一个轮子的边缘等距地安装12根活杆,杆端装以重锤(图1)。他设想,当轮子转动起来后,由于右侧的重锤距轮心更远些,就会驱使轮子永不停息地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下去,至少要转到轮轴磨坏时为止,但实际上轮子仅转动了1~2圈后就停下来了。 图1 亨内考的永动机       图2 马尔基斯的永动机 17世纪,英国的一个被关在伦敦塔下的名叫马尔基斯的犯人,做了一台转轮永动机(图2)。转轮的直径约4.3米,有40个质量均为23千克的重球沿转轮辐条向外运动,轮流驱使转轮不断转动。据说他曾向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表演过这一装置,国王见了十分高兴,就释放了他,其实这台机器由于有较大的自重,经推动后能依靠惯性维持一段时间,终究还是要停止转动的。 也有人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永动机,企图利用弹簧代替气缸里的蒸汽,利用弹力推动活塞永不停息地做功。但由于摩擦和机轴转动时所受的阻力,即使一开始用力使弹簧振动,它也会很快地停下来。   又有人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永动机,希望利用成串的浮桶在水里受到的总浮力使左侧浮桶向上运动时,带动轴转动使发电机转动发电,被称为“静水发电”,实际上,由于浮桶上升时所受水的摩擦力和轴转动时所受的阻力的影响,根本无法连续不停地运转。 …… 一个个巧妙的永动机的设计方案,都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很快地破灭了。然而,人们对永动机的设计热情依然很高,一些人依旧在编织着彩色的梦幻…… 就在一些人热衷于制造永动机的同时,有些科学家已从一个个永动机设计方案的破灭中开始觉醒。 意大利著名科学家、艺术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从自己早在15世纪制造过类似于马尔基永动机的失败中开始醒悟,认识到永动机的尝试注定要失败,达·芬奇劝告永动机的设计者们:“永恒运动的幻想家们!你们的探索是何等徒劳无功,还是去作淘金者吧!” 法国科学院针对愈来愈多的投送审查永动机的设计方案,在1775年郑重地通过了一项决议,拒绝审理永动机,并且解释说:“永动机的建造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中间的摩擦和阻力不致最终破坏原来的动力,这个动力也不能产生等于原因的效果;再如设想动力可以连续起作用,其效果在一定时间内也会是无限小。如果摩擦和阻力减小,初始的运动往往得以继续,但它不能与其它物体作用,在这种假设(自然界不可能存在)中,惟一可能的永恒运动对实现永动机建造者的目的将毫无用处。这些研究的缺点是极度昂贵,不止毁了一个家庭;本来可以为公众提供大量服务的技师们,往往为此消费了他们的工具、时间和聪明才智。” 达·芬奇的劝告、法国科学院的解释,虽然已教育了一批“永动机迷”,但似乎还是缺乏“法律根据”,未免显得苍白,直到19世纪关于能的转化和守恒思想的确立,才对永动机的设计作出了庄严的判决:任何不消耗能量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是不可能的,永动机的妄想永远不能实现! 在能的转化和守恒思想确立以后,19世纪中叶,英国有一位工程师德尔克斯收集了大量资料,写成一本名为《十七、十八世纪的永动机》的书,他在序言中写道:“我将这部书奉献给公众,一方面这是一部有趣的、也许是忧伤的历史,另一方面这里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切勿妄想从永恒运动的赐予中获取名声和好运。” 以后,虽然还有些人并不听从德尔克斯的金玉良言,还想“以身试法”——继续在设计着各种各样的永动机,不过,他们绝不会有损于自然界中这条神圣的法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光辉,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一切违背的转化和守恒思想的现象是决不可能发生的。 快乐学习,尽在中学生在线 第1页(共3页) 中学生在线 北京光和兰科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QQ:100127805 客服热线:010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