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高考例题.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高考例题

(2010福建文综, 41A, 15分)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 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 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戎狄志态, 不与华同……戎晋不杂, 并得其所, 上合往古既叙之义, 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 风尘之警, 则绝远中国, 隔阂山河, 虽为寇暴, 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 视洛阳为荒土, 此中谓长江以北, 尽是夷狄。昨至洛阳, 始知衣冠士族, 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 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 和“汉化” ……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 据材料一, 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 概括其理由。(6分) (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俄国的农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俄国改革后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哪些?(6分) (3)根据材料一、三分析,为什么俄国经济长足进步,到1905年却又出现农民暴动遍及全国的局面?从中得到什么启示?(5分) [变式答案] (1)提供了资本(土地和资金)、劳动力以及商品市场。(4分) (2)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且跟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步伐;工业总产量增长迅速。(6分) (3)原因:司法改革在农村进展缓慢,农民依然遭受贵族欺压;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阶级矛盾尖锐。(3分)启示: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工业化进程中要关注农民利益。(2分) 解析 [变式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动知识、分析理解和概括提炼能力。 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土地”、“赎地费”、工人数增加等信息概括回答。 第(2)问,结合材料二“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俄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信息概括回答。 第(3)问,据材料三信息从司法改革和土地问题解决不彻底概括原因,围绕土地问题重要性谈启示。 *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2013江苏单科, 24A, 10分)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 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 ……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 种种因袭牵制, 改革非易, ……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 较之东方诸国, 亦远为落后, 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 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 还是捐弃旧俗, 接受先进的文化, 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 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 ……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 种种因袭牵制, 改革非易, ……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 较之东方诸国, 亦远为落后, 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4分) (1) 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 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 变法彻底, 功效明显。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 ……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 种种因袭牵制, 改革非易, ……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 较之东方诸国, 亦远为落后, 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