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氨的反复变色喷泉实验设计与教学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的反复变色喷泉实验设计与教学思考

氨的反复变色喷泉实验设计与教学思考 2011年第5期化学教育 氨的反复变色喷泉实验设计与教学思考 熊言林褚红军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学院芜湖241000) 毒誊 摘要根据氨的一些性质,设计了氨的反复变色喷泉实验,并应用到化学教学论实验课上,获 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对化学教育产生了几点思考:(1)教师应利用化学实验创设生动活泼的 教学情境;(2)教师应利用化学实验促进三重表征思维之间的联系;(3)教师应使化学实验教学功能 最大化;(4)教师应有主动开发化学实验案例的意识;(5)教师应有亲自动手试做化学实验的行动. 关键词氨气变色喷泉实验设计实验教学教学情境实验案例 在化学教学中能否通过实验形成喷泉?能否通 过实验形成反复变色喷泉?如果能的话,它与城市 广场喷泉的原理有何异同?它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 原理和知识?需要什么药品,仪器和实验装置?又 涉及到哪些实验操作?还能用哪些实验方法?怎样 的实验设计既能传授化学知识又能启迪学生思维? 为此,笔者对氨的反复变色喷泉实验进行了设计1], 并应用到化学教学论实验课上,获得了较好的教学 效果,由此产生了几点教学思考. l氨的制取和反复变色喷泉实验设计 1.1实验目的 (1)理解氨的反复变色喷泉实验的原理,学会实 验操作; (2)探讨氨的反复变色喷泉实验的成败关键,训 练实验设计能力; (3)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实 验成功的喜悦; (4)研讨氨的制取和喷泉实验设计的教学方法. 1.2实验原理 广场上喷泉的原理是将低处的水经过水泵加压 并通过管道输送而形成的,不涉及化学变化,只有物 理变化.本实验的原理是在连通装置内,利用氨极 易溶于水(在常压下,293K时,水可溶解氨的体积 比为1:700),使容器内的压强急剧减小,产生负 压,导致外界大气压将低处不同的溶液压入到容器 内而形成内喷泉;根据氨与酚酞溶液,硫酸铜溶液反 应的有关性质,控制不同溶液先后喷入顺序和喷入 量而形成反复变色的喷泉.本实验既涉及到物理变 化,也涉及到一系列比较复杂的化学变化.所涉及 的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量的比例大小,喷人快慢以 及先后顺序等因素有关,其反应方程式可能有: (1)NH3+H20一NH3?H20 NH4++oH一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2)CuSO4+2NH3?H2O一(NH4)2SO4+ Cu(OH)0浅蓝色絮状沉淀 (3)Cu(OH)2+4NH3一[Cu(NH3)4].’+ 20H一深蓝色溶液 氨的制备是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NH4Cl+Ca(OH)2一CaC12+2H2O+ 2NH3十 1.3实验用品 2Ominx200mm硬质试管1支,酒精灯1盏, 铁架台(附铁夹和铁圈)1套,250mL圆底烧瓶1 只,300mI矿泉水塑料瓶(或洗涤剂塑料瓶)2只, 止水夹3个,Y型管1支,带单孔橡皮塞的尖嘴玻璃 导管1支,带单孔橡皮塞的直导管3支,蒸发皿1 只;氯化氨晶体,氢氧化钙粉末,20oCuSO溶液, 1酚酞溶液,红色石蕊试纸. 1.4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5实验步骤 (1)组装氨的制取和反复变色喷泉的实验装置, 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1O~15滴1酚酞溶液 滴人矿泉水塑料瓶里,再加入约250mL自来水,并 振荡,混合均匀;再向另一矿泉水塑料瓶里加入约 100mL2CuSO溶液(有剩余). (2)分别取2药匙氢氧化钙粉末和2药匙氯化 氨晶体,放入蒸发皿里,快速混合均匀,再用V型纸 条将混合物送人干燥的硬质试管里,管口放人一脱 脂棉球,塞紧单孔橡皮塞(氨的制取实验装置图略). 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并用向下排气法收集一圆底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安徽师范大学2008年度教学研究项日(xjjyxm200818)的基金 资助 化学教育2011年第5期 1.酚酞溶液2.Cu8043.小孔 4.氨气a,b,c为止水夹 图1氨的反复变色喷泉实验装置 烧瓶干燥的氨气(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 收满),然后塞紧带尖嘴玻璃导管的橡皮塞. (3)按图1所示连接好圆底烧瓶和矿泉水塑料 瓶. (4)实验开始时,打开止水夹a和b,用拇指堵 住盛放酚酞溶液的矿泉水塑料瓶上部的小孔,并挤 压出数滴酚酞溶液进入圆底烧瓶内,立即松开手,可 见圆底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 (5)当圆底烧瓶内约有1/3体积的红色溶液时, 关闭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C,立即见到蓝色喷泉产 生.圆底烧瓶内将会出现浅蓝色絮状沉淀并下沉, 部分浅蓝色絮状沉淀又溶解为深蓝色溶液,部分深 蓝色溶液又转化成浅蓝色絮状沉淀,还有部分深蓝 色溶液又与红色溶液混合成紫色溶液等,现象如同 “翻江倒海”,十分壮观.后来,圆底烧瓶内上部的溶 液呈现深蓝色. (6)当圆底浇瓶内有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