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学科导学稿.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地理(上册)学科导学稿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七年级地理(上册)学科导学稿 主编人:郑良伟 备课组长:郑良伟 学校审批领导: 协编人:七年级地理备课组 定稿日期:2015/09/08 班级 组别 姓名 座号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 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 【重点难点】 地球形状和大小。 【导入】 “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在我们看来这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解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一段过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感受一下。 【自主学习】 1.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 。 2. 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漫长过程:从“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          ”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到“在太空拍摄地球的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际,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3.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__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 4.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_________。 5.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北极是         ,南极是         。 【合作探究】 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为什么? 2.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根据月食照片推测一下地球的形状。 3.请说出在地球仪上如何表示城市、陆地、海洋等地球事物。 【归纳小结】 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漫长过程_____ ______ 球体。 形状____________ 平均半径____________ 地球和地球仪 大小 最大周长__________ 表面积____________ 地球仪:______的模型 【反馈拓展】 1. 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B.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C. 太阳、月亮是球体的,所以地球也是球体的。 D. 直到有了地球卫星照片,人们才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 2. 我们看远方驶来的船出现的过程是( ) A.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B.先看到船身,后看到船帆 C.同时看到 D.以上说法都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D.地球是一个圆的 4.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 B.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 C.地球仪能真实的反映地球形状 D.地球仪是地球模型 5.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6. 图1说明了( ) A、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C、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的球体 D、地球是一个赤道半径小于极半径的球体 7.读图填空 (1)请在左图字框中填出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 (2)请在地球仪相应位置的字框里填注: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 【学习反思】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七年级地理(上册)学科导学稿 主编人:郑良伟 备课组长:郑良伟 学校审批领导: 协编人:七年级地理备课组 定稿日期:2015/09/08 班级 组别 姓名 座号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