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治肝卅法与病毒性肝炎辨证治 .pptVIP

王旭高治肝卅法与病毒性肝炎辨证治 .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旭高治肝卅法与病毒性肝炎辨证治

来诊时,面色黄白无泽、乏力、倦怠,气短、纳少、腹胀,便溏、两足发凉,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脾肾阳虚、寒滞肝脉。治以温 补脾肾、暖肝散寒法。 * 处 方: 生芪30g 淡附片10g 焦白术10g 党参12g 紫河车12g 当归15g 白芍15g 香附10g 杏仁10g 桔红10g 茵陈15g 吴萸3g (先煎) * 服一个月后,两足转温,腹胀减轻,食纳渐进,大便仍溏,继服上方加减,至1973年1月,复查肝功:白球蛋白比为3.16g/L︰2.82g/L。原方生黄芪改为60克,淡附片15克,余药未大改动,继续服至1973年8月,查白球蛋白比为: 3.85g/L︰2.13g/L,谷丙转氨酶正常,射浊8u,射絮(+)。食欲好转,二便正常,但易疲劳,睡眠欠安,舌净脉沉。追访五年余,病情稳定。 * 讨 论 早期肝硬化代偿期,抓紧治疗以求转机,防止向失代偿期恶化十分重要。目前,中医药能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早期)已是中西医公认的事实。本病中医多归属“癥积”、“臌胀”范畴,肝脾肾气血俱虚是此病之“本”,气滞血瘀痰毒未清是此病之“标”。治疗以养肝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以治其本,佐以理气活血化痰解毒软坚散结以治其标。因证情多变、虚实夹杂、寒热错结,古今一直被视为中医内科四大难证之一。 * 治疗: 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此方是清利肝胆湿热的代表方,也可与茵陈蒿汤或茵陈四苓汤加减。 嘱饮食清淡,戒酒。 注意:关木通为马兜铃科,苦寒有毒,每次3-6克,不可多用、久服,肾功能不全及孕妇忌服。川木通为毛莨科,淡苦寒,无毒,每次3-6克。 * 证候特征:两胁串痛、善太息,乏力、纳少、脘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或有齿痕,脉沉细弦。 类似病:急性肝炎恢复期或慢肝稳定期;表现病理以轻度炎变或轻度脂肪变为主。 肝郁脾虚证 * 治疗: 以逍遥散为主,此方为疏肝健脾的代表方。也可与柴胡疏肝散或香砂枳术汤加减。嘱心情舒畅,勿郁怒。 * 肝肾阴虚证 证候特征:两胁隐痛、头晕目涩、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或赤缕红掌;舌红少津,脉细稍数。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 类似病:慢肝病史较长,反复低水平炎性活动,或早期肝硬化;病理以慢性肝损害为主要表现,炎性活动G 1-3级,纤维化S 1- 3期。 * 治疗: 以一贯煎为主,此方为滋补肝肾之阴的代表方。也可与归芍地黄汤加减。嘱适当卧床休息,慎房事。 注意:川楝子有一定肝毒性,不可久用。 * 瘀血阻络证 证候特征:两胁刺痛、面暗唇黑、癥积痞块、肌肤甲错、男子乳块、女子痛经;舌质暗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延长色黑紫,脉沉细涩。 类似病:以内分泌紊乱和脾亢为主要表现,已进入早期肝硬化。病理有弥漫性肝损害,明显肝纤维化(S 3-4期),或有门静脉增宽及脾肿大。 * 治疗: 以鳖甲煎丸为主,此方是化瘀通络软坚的代表方。也可与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 注意:慎用大黄蟅虫丸,因水蛭、虻虫易致出血,大黄久服伤正。 * 脾肾阳虚证 证候特征:乏力神疲、畏寒肢冷、腹胀便溏、下肢浮肿;舌淡苔滑,脉沉微缓。 类似病:肝硬化失代偿早期或腹水消退后恢复期。病理有弥漫性肝损害,明显肝纤维化(S 3-4期),或有门静脉增宽及脾肿大。 * 治疗: 以真武汤为主,此方是温壮肾阳的代表方。也可与济生肾气丸加减。嘱饮食忌生冷硬咸,勿过劳,勿感冒。 注意:附子炮制后用,并先煎30分钟,以防乌头碱中毒。 * 辨证时两证并见也很常见,甚至有三证兼见时。 治疗时应随证加减,两方合用,要化裁,药味不可过多,一般以十二味为适宜。 * 病案1 郑XX,男,15岁,住北京市大兴县。 初诊时间:2001年2月13日 主述:发热,腹痛,黄疸,鼻衄反复发作二月余。 现病史:患者因“腹痛、腹泻”于2001年4月24日-5月18日在某医院住院。经查腹水抗酸染色(+),外周血WBC7.6×109/L,RBC4.65×1012/L,Hb138g/L, PC99×1010/L。 * 诊断为:1.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2.结核感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