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8届高三历史学科会讲座课件:必修三近三年高考试题 (共35张PPT).ppt

江苏省镇江市2018届高三历史学科会讲座课件:必修三近三年高考试题 (共35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镇江市2018届高三历史学科会讲座课件:必修三近三年高考试题 (共35张PPT)

三、思想文化与当今社会现实和 热点问题之间的关系。 在认识历史的视角和教育价值上,重视从现实追溯历史以及从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 思想文化史之“横” 例如: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优秀丰富的内涵,今天我们应该古为今用,弘扬其优秀部分,是儒学在当代政治理念的体现。 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和谐社会”、“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与内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时俱进。 孔子“和而不同”不仅有助于化解当今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成为世界持续发展的动力。 总体思路:明确方向,夯实基础, 强化能力,提升素养   1、课标真题要研究。   2、基础知识要扎实。   3、学科能力要落实。   4、史学观念要更新。  5、学科素养要提升。 6、时事热点要关注。    2018年历史必修三备考建议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贺新年 近三年必修三高考回眸 一、试题题型与知识分布 必修三作为三本必修之一,高考中属于“弱势群体”。按照考纲规定和多年高考命题的实际情况,必修三在120分的历史高考试卷中约占比20%左右。2015年是24分(4选+1大),2016年是27分(4选+1大),2017年增加至29分(5选+1大)。从分值看有逐年加大的趋势。 选择题部分,前两年中国史和世界史各两道,2017年则增加了一道中国史题,世界史依然两道。从内容看,专题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专题七“近代世界科技”、专题八“世纪文学艺术”是高频考点,几乎每年都有一道选择题。 近三年必修三高考回眸 一、试题题型与知识分布 主观题部分,2015年21题(12分)考查的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涉及的是 “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2016年22题(15分)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反思”,第二问是小论文题。2017年23题(14分)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与人文主义”。从内容看,专题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是高频考点。这三个专题是必修三的最重要内容。 二、试题特点 纵观三年必修三考查的历史试题基本上保持了相应的稳定性,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 2、从考查目标上看 3、从考查形式上看 近三年必修三高考回眸 2015年:汉赋的特点(3分) 洋务运动的留学主张(3分) 牛顿与科学革命(3分) 浪漫主义美术(3分) 儒家思想的发展及传承(12分) ①依托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 1、从考查内容上看 2016年:李贽的评价(3分) 严复创办《国闻报》的目的(3分)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3分) 浪漫主义美术(3分)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15分) 2017年:朱熹对“克己复礼”的解释(3分)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3分) 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3分) 牛顿创立的理论体系的影响(3分) 现代主义美术(3分)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与人文主义(14分) 2015年21题 考查“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此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 ,但角度是“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这一社会热点。 2016年22题 考查“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反思”,既是新文化运动的百年周年纪念的体现,也触及了时下“传统文化热”的正确认识; 2017年23题 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引用了“科学的人文主义”这一概念,答案中涉及到了“科学发展观”; ②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 江苏历史高考考纲明确规定,历史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讨问题。 前两种要求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都有体现,后两种能力 更多在主观题上运用。近三年必修三的试题都在考查这些 能力。 ①强调能力 2、从考查目标上看 例如 2015年17题 A17.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