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葫芦”里卖什么药.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葫芦”里卖什么药

“水葫芦”里卖什么药   在昆明,谈到水葫芦,当地人都觉得它曾经是滇池的生态恶梦。但现在这个植物摇身一变,成为一种人工推广的“经济作物”,被当作一种最新的生物治理技术在昆明大规模使用。      “湖飘海菜花,水游金线?,低头弄莲子,蚌中珠光华。”如此秀丽风光是老昆明人对滇池的集体回忆。作为曾经的“高原明珠”,滇池的污染已经持续了近20年,是国家“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污染治理的难点。   由于多年的污染积累和生态破坏,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滇池水质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恶化,蓝藻疯长,恶臭难闻。为了治理滇池,云南省政府下了大力气,集中了来自多个领域的最新生态治理智慧,并在局部和某些单方面指标取得了一定效果。根据云南省滇池治理中长期规划,在2008年到2020年间,滇池治理投入将突破1000亿元。   但近期,一种在滇??流域大面积出现的植物遭到大批环境专家和环保组织以及公众的质疑。   这种植物叫“水葫芦”。      “新政”,蓝图很美好      从2011年初,滇池上开始大规模圈养水葫芦。“滇池水葫芦圈养及资源化利用工程”也于今年6月启动,预计持续3至5年,在滇池主要河道入湖口、污染严重的内湖水域和蓝藻汇集区“控制性圈养”26平方公里水葫芦,用于拦截入湖污染负荷和消减内源污染物。   滇池大规模引入水葫芦是基于好的出发点,蓝图也很美好。   根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向媒体提供的资料显示,“水葫芦是吸收水体中氮、磷能力最强的水生植物之一,在有效控制生长范围、做好管护、机械化采收及资源化利用等前提下,进行大面积圈养水葫芦,通过水葫芦生长吸收和浓缩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再通过机械化采收,制作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从而达到去除水体内源污染的目的”。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副所长韩亚平介绍,经过2009年至2010年开展的“滇池水葫芦富集氮磷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证明,科学合理地控养、采收和处置利用水葫芦,是实现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氮磷削减的有效手段之一。   这基于一个简单的生态算式:水葫芦含氮量为6.777%,含磷量为1885.5mg/公斤,如果按22公顷的种植面积计算,每年可以从水体中带走约1700吨氮,490吨磷。   而滇池此次“水葫芦新政”显然不仅仅是治污这么简单。在官方看来,这是一种最新的生态治理科技成果。圈养、定期打捞、资源利用、产业化形式,是此次水葫芦推广的最大特点和区别。   8月是水葫芦生长的旺季。在滇池福保村一带,放眼望去,是绿油油的水葫芦“水面庄稼地”。   当地的一位承包商告诉记者,周边一带的农村多以鲜花种植和韭菜、韭黄等蔬菜种植为主,打捞后的水葫芦经过多种工序处理之后,可以变成生物化肥在滇池周边的农村进行推广使用。所以,他承包了几十亩的水面,像种庄稼一样种水葫芦。为了标明不同庄稼地的界限,他和其他的承包商用桉树树干,几米打一个树桩,把滇池水面分隔成巨大“水葫芦田”。      水葫芦,双刃剑      绿油油的水葫芦,之于滇池,果真这么美好?   非也。   事实上,在昆明,谈到水葫芦,当地人都觉得它曾经是滇池的生态恶梦。许多30多岁的昆明人都有在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打捞水葫芦的记忆。在不少昆明人的印象中,水葫芦是滇池的一大污染源,其腐烂的茎叶曾令滇池的水恶臭扑鼻。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前夕,泛滥滇池达12年之久的水葫芦才基本被打捞干净。   水葫芦又称凤眼莲,原产地是在南美洲,上世纪初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是一种去除水中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最好的水生植物。2007年到2008年间,同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的太湖也曾大面积治理应用。   但另一方面,水葫芦的声名实在不佳。它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在8个月内,一棵能分蘖成6万棵。能在短时间内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腐烂后污染水质,妨碍其他水生植物生长,造成生态失衡,在世界各地,屡屡酿成环境事件。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它称为“德国恶草”,南非将引自美国佛罗里达的它称为“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将引自日本的它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国家环保部已把它列为首批最危险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年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在中国的不少水域,都有水葫芦的踪迹。在过去,钱塘江、黄浦江、富春江、苏州河都曾被它“染绿”。今年7月17日,珠江广州段一夜“染绿”,令人触目惊心。而就在8月份,福建闽江水口电站大坝近10公里水面被疯长的水葫芦覆盖,给水质、行洪、航运、养殖都造成了影响。   滇池管理局冒险种植水葫芦意在最大程度上控制湖面的污染。但有专家担心因为水葫芦繁殖速度太快,很容易腐烂,如果种植位置不当,打捞不及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