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授”出来“飞跃二十载”.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授”出来“飞跃二十载”

“授”出来“飞跃二十载”   潼南县双江镇大山坳里,有一个叫“林湾”的村。   上百年间,林湾村只有一条烂泥路,一座铁皮桥,一种谋生方式。   直到2009年底,村里来了一群干部……      循环困局      2010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降临在傍晚的林湾村。   太阳能路灯亮了,灯下水泥路逶迤而去,穿过蔬菜基地和莲藕塘。   塘里,莲藕已壮,泥鳅正肥。   “瞧我这藕,一窝就能卖200元!”陈治万盯着满池莲藕,“呵呵”直笑,“这收成,比以前高多了!”   和村里其他乡亲一样,陈治万以前种水稻,“亩产八九百元,顶天了”。   这点收入,再扣掉各种成本,已然所剩无几。   检查完莲藕,陈治万往家走。他的家在箭口塘河对岸的林湾村四社――新建的平安桥旁。   房子是1995年建的,那时河上还没有桥。建房时,陈治万雇了马帮和渔船,转运三次才将水泥河沙运到工地。“累得我人都‘除脱’半个!”他说,“这种累法,以前每年都要遭一盘。”   以往,每到秋粮收购时节,全社乡亲就得雇挑夫,将粮运到河对岸,排队待售。为此,每户要花费两三百元,若是运猪,价钱要高两倍。   “辛苦一整年,一户挣不到3000元!”村支书米泽荣两手一摊,“于是,村里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   全村有2679名村民,只剩800多名“老弱病残幼”留守,耕地荒芜了上千亩。   这个市级贫困村陷入一个怪圈:穷,让劳动力外流;劳动力外流,更穷。   “幸好,村里来了一群‘亲戚’。”陈治万举起一个指头说,“才一年,我们村就变了样!”      授人以渔      2009年12月14日,“大兄弟”住进陈治万家。   “大兄弟”叫艾东,是市委办公厅副主任。作为市委办公厅“三进三同”、“结穷亲”的首批干部,他和30名同事住进了“穷亲戚”家;半个月后,市委办公厅第二批干部也来到林湾村。   “大兄弟”告诉陈治万,他们是来基层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帮乡亲们脱贫致富。   以前,村里也来过不少扶贫干部,采取的都是“输血式”扶贫:直接给贫困户送钱,500元、1000元……贫困户拿到钱,两三个月就花光了,然后???眼巴巴盼着干部送钱来。   可这一次,陈治万感觉和以往大不一样。   这些“亲戚”每天走十多里路了解情况,踏遍了林湾村每个角落,熟悉了每一张面孔。   “他们白天忙着走访,晚上凑拢开会。”陈治万说,“有时半夜醒来,发现他们还在外屋,不知道在商量什么。”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艾东说,“所以,我们在商讨一个让林湾村整村脱贫的规划。”   “这个规划要20年不落后。”市委副秘书长余长明要求。   一周后,林湾村发展规划出笼:根据地理优势和资源情况,大力发展藕鳅产业、稻鱼产业;建立奶牛和土鸡养殖基地;“庭院花果化”,发动村民栽种果树……   为保证规划开花结果,市委办公厅专门出台了《“结穷亲”活动暂行办法》,以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三大战役      规划出笼后,“亲戚们”随即发动了三大战役。   2010年1月,寒气逼人。   平安桥工地上,市委办公厅干部邓长军却干得满头大汗。汗水夹着泥沙而下,在他脸上画出一条条黑线。   “我看见他满手都是血泡。”林湾村村民米祖金说,“填土平基,他已经在这里干了整整五天。”   平安桥将箭口塘河两岸连在一起时,三条水泥公路也在迅速延伸……   “授人以渔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搭好产业承接平台。”邓长军说,“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必须的一战。”   赢下第一战后,“亲戚们”又发动了第二战――引项目。   “市委办公厅联合扶贫集团15个成员单位,开始进驻林湾村落实产业规划。”米泽荣说。   泥鳅莲藕项目来了,蔬菜种植项目来了,奶牛养殖项目来了……   第二战打得真是漂亮。但“漂亮”背后,紧跟着“麻烦”――项目虽进来了,但是没有村民愿意“附和”。   “乡亲们,种点莲藕嘛!”“亲戚们”动员村民,“这是新品种,高产!”   “不种粮食,我们吃什么?”村民们纷纷摇头。   “看来,要发展新产业,必须先让他们看到实效。”于是,“亲戚们”从村民手中租来水田,建立了406亩试验田。   地还是那片地,田还是那块田,因为种了不同的东西,收获就天差地别。   “一亩水稻产值最多900元,一亩莲藕产值却有6000元。”乡亲们的眼睛一下直了。      “授渔”效应      破天荒,陈治万种了莲藕。   这位自称“老顽固”的老农,对新产业从来“油盐不进”,多年来非水稻不种。   看到“亲戚们”的示范效应后,陈治万的心痒痒了。   “为了保险,我准备先试种一亩。”陈治万搓着手说。   这一试种,陈治万就尝到了甜头。   “一亩地挖了1500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