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上去很美”痛与忧
“看上去很美”痛与忧
花岗岩、大理石铺设成的硬化地面很漂亮,但完全阻止了雨水直接渗透入地;从国外引进的草坪赏心悦目,但要耗费大量的水,也少有吸尘、降噪的作用。我们的城市绿化规划太注重“美丽”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太注重“艺术观赏性”而忽视了“环境实用性”。
硬化地面之痛
整个7月,持续不断的降雨将北京浇了个透。
按理说,北京是座缺水的城市,如此大的降雨量会大大补充地上和地下水资源,让这座饥渴之城痛快地过把瘾。
然而,记者从专家那里了解到的事实却是,这些降雨对北京地下水资源的补充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它们大都通过城市的污水管网被排走了。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美化”城市时铺设了大量硬化地面。什么是硬化地面?北京地球纵观教育研究中心的李皓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介绍说:“最典型的就是用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水泥和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的城市广场、商业街、人行道、社区活动地、停车场等的地面。”
近几年,这类地面的铺设在我国的大小城市泛滥,被误认为是城市环境工程的典范。这种硬化设计的初衷本是希望增加建筑的美感、减少城市粉尘、提高水体的清洁度等。
然而,这类“看上去很美”的设计的真实效果却一点让人美不起来。
李皓博士告诉记者,硬化地面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危害有三方面:一、下雨时,这样的地面完全阻止了雨水直接渗透入地,使城市一遇下雨就满地积水,而不下雨时,地面又极为干燥、尘土飞扬;二、这样的地面会大量反射、保留然后释放太阳的辐射热,因此能极大地增加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城市的环境舒适度大大减弱;三、这样的地面阻断了天降的雨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会使城市的地下水位难以回升,而直接影响城市植被的健康,也会进一步加重城市的干旱、缺水问题。
今年7月,接连几场暴雨将北京城市的“软肋”暴露无遗。落后、陈旧的排水系统因不能将迅速蓄积的水短时间内排出,而遭到人们的广泛质疑。殊不知,城市地面硬化也是导致北京市排水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雨水不能通过地面渗透,而大大加重了排水管道的负担。
目前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1/30,是严重缺水的城市。然而对此似乎没有什么人在乎。这个7月,这个雨季,人们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多少宝贵的水哗哗地流进了下水道。
实际上,要存住城市的水并不是什么难题:城市多铺透水地面,使天降的雨水能够直接渗透入地,成为地下水。
这在国外与中国古代都有许多现成的经验。
“这种做法曾在中国的古代城市和传统庭院的地面铺设中普遍使用。故宫的地面就是透水的,中国传统的园林、庙宇、宅院、街道的铺设都是透水的。”李皓感慨地说,“最为典型的一处就是恭王府。我一进恭王府,就被院子中已铺设了几百年却仍十分完好的透水砖地给震住了。因为在恭王府外的街道上,我感到的是地面的燥热和粉尘,而一进院门,院中的地面却透着潮润、凉意和清洁。恭王府中有许多人工植被地带,它们被建造得尽量模拟自然、利用雨水、层次多、品种杂、景观好、而且植物品种很本土化、生态化……这些都是21世纪国际生态园林设计家们正在研究、探索、提倡和实践的新方法呵!”
然而今天,这样的方法似乎并没有什么市场。因为在有关部门眼里,大理石、水泥等铺就的硬化地面显然比它们更能让城市显得现代和美观。
“舶来草”之忧
7月初,“天坛、颐和园、北海等古典园林纷纷毁掉自然地被、引种‘舶来草’。致使园内上百年的松柏树被毁”的消息惊爆首都各大媒体。
这是怎么了?近年来,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大面积地铺设草坪、绿地,用的正是这种“舶来草”。它们曾是装点、美化我们城市的主力军,难道也是“看上去很美”?
“舶来草”学名冷季型草,是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因绿色期比北京地区的自然地被长一两个月,因此即使是冬天也能让北京显得绿草如茵。这让有半年左右的时间都草木枯黄的北京当初对它一见钟情,一段时间以来大面积地引种。
听说完天坛的“舶来草”事件,中科院植物所高级工程师董保华显得十分不解,他记得十几年前,专家已为天坛绿化做过科学的鉴定:柏树底下,尽可能用野生草做地被。这是啥时候拔了本地的野生草,搞起“舶来草”来的?
“将冷季型草与松柏树种在一块,本身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董保华告诉记者,“冷季型草的养植需要浇大量的水。而松、柏都是怕水的。喷灌冷季型草水量很难控制,多余的水便渗入地下,使土变粘。而松柏树都是深根。粘土使土中的空气变少,阻碍了有机质、肥料的吸收,松柏的叶子便会慢慢变黄,直至死亡。”
这样做既然违反常识,为何还要引植?惟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为了“整齐划一、四季常青的美”。
这些年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尔平台化建设》ppt教案模板.ppt
- 九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pptx
- 安徽凤阳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pdf
- 危险货物道路输运押运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Python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学英语五年级The little horse crosses the river课件.pptx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pdf VIP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 2022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2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python).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