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礼”功能.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功能

“礼”功能   摘要:礼作为社会秩序的规范标准及道德修养提高的不二法门,在强有力的等级制度之下,把政治的稳定、社会秩序的监守与社会个体成员行为举止的规范化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整体,在宏观、微观上一同发生作用。   关键词:礼 规范标准 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36-02      礼的功能无所不包、范围无所不涉可以说君子无处不在礼,孔子对“两君相见”的具体事宜且作出了详尽的描述“两君相见:揖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象》、《武》、《夏》序兴。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行中规,还中矩,和鸾中《采齐》,客出以《雍》,彻以《振羽》”,原因亦一一列举“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并做出结论“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礼为何会有这样的好处;它对于君子来说为什么尤为重要:除了对君子个人的作用外它还有具有什么功效,下文简单罗略出三点,以供参考:      (一)“明分使群”      继孔孟之后的荀子作为儒家传承文化的又一名重要的奠基人,又怎么会忽略对于“礼”的研究呢?其著有《礼论》一书。荀子提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的问题,并对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从而进一步深入“分何以能行?曰:义。”从群体、社会而言,群居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原文中的“群”并不是指个体简单叠加的动物群,而是用“分工”“分职”“划分等级”予以诠释的社会组织。这样的社会组织,是人区别于牛马的重要标志。建构一个等级制度森严、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组织,其赖以生存的,当然只能是完善的社会制度、健全的规范秩序。而这一切的度量衡便是“礼义”。“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争则乱,乱则穷”人无限的物资欲望无法满足,便会出现争斗,而争斗只会带来战乱和贫穷“离居不相待则穷,???居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说的便是如果没有“礼义”的限制和划分。人类的生活水平将趋于低下;生存状况也会狼狈不堪。而“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改变这种既穷且乱的状况。唯一的途径便是依靠礼义的力量进行分份。所以“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荀子提出“明分使群”,期望通过“明分”即明确个体社会关系中的职业分工和社会等级地位,用“礼义”来约束个体的行为,消除现实社会的纷乱与争夺。      (二)“事之治也”      周朝的分封制为“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礼”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有不可磨灭的政治功效。历史上有周公“制礼作乐”一说。相传《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是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流传下来的。《礼记,仲尼燕居》载:“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这里的治,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规范,《礼记?仲尼燕居》还有载“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尝?之礼,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说的都是“礼”的社会功能,即用特定的礼仪来规范社会上的各项活动,以达到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如果不出差池,政治、社会生活按步就序,便正应和了孔子的感慨――“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㈣”。反过来说,如果漠视礼。治国而无礼,便“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於幽室之中。非烛何见?”意思是盲目且无所扶持;有所求却目不能视。用形象的比喻诠释了“礼”社会功能的重要性。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论语》中记录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例子,其中不乏由世人对礼的逾越、无视、践踏引起的孔子痛心疾首的诸多感叹: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这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对管仲一直称赞有加,却在一件事上对他不满“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他批评“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三)“礼以制中”、“约之以礼”      除了社会功能,“礼”还对于人们自身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性。《礼记?仲尼燕居》中有这样的论述:“夫礼所以制中也。”即是说礼是用来调节人的行为,使其适中的。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一旦人的行为不适中,不符合礼的要求。那么原本好的行为也会变成坏的行为。《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