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0年,丰硕兵团绿洲50项科技成果.doc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0年,丰硕兵团绿洲50项科技成果

50年,丰硕兵团绿洲50项科技成果   1、项目:冬小麦品种“奎花1号”   获奖名称:1993年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简介:冬小麦品种“奎花1号”的选育,由农七师农科所的扛玉霖主持完成。该项目1991年审定命名,它是新疆第一个大面积种植的花药培养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等优点,比当地原主栽品种增产15%,平均亩产400千克,每亩节约用种6至8千克,累计种植面积57747公顷,3年累计增产6470万千克。      2、项目:冬小麦品种“奎冬3号”   获奖名称:1989年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简介:冬小麦品种“奎冬3号”(新冬16号)的选育与推广,由农七师农科所的张明长主持完成。该项目1992年审定命名,属冬性中熟品种,生育期280天,成穗率高,穗形整齐,丰产性、稳定性好,耐盐碱,抗倒伏性、抗寒性好。千粒重38至40克,容重每升790克。累计推广52933公顷,平均亩产300千克以上。      3、项目:冬小麦品种“奎冬4号”   获奖名称:1995年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简介:冬小麦品种“奎冬4号”的选育与推广,由农七师农科所的叶庆福主持完成,1991年审定命名。该品种株高8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强,穗大粒多,丰产性状好、品质较佳,累计推广面积5540公顷,大面积每公顷平均比“新冬16号”增产778.5千克。该品种在北疆沿天山一带,塔额盆地,南疆农一师、农三师扩大种植,是自治区小麦生产的主栽品种之一,并推广到甘肃省张掖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4、项目:冬小麦品种“奎冬5号”   获奖名称:1999年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简介:冬小麦品种“奎冬5号”的选育和推广,由农七师农科所选育,叶庆福主持完成,1996年审定命名。该项目是早熟冬小麦品种,生育期267天左右,株高80至90厘米,茎秆壁厚而坚实,基部1至2节近实心,抗倒伏,分蘖成穗率高,单株成穗可达1.7至2个,穗粒数可达60粒以上,千粒重50至55克,容重每升32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15.34%。它抗锈病,高抗白粉病,越冬状况良好。灌浆速度快、成熟期落黄正常;一般年份在构成产量的三要素方面均可达到较高的水平???      5、项目:冬小麦品种“新冬17号”   获奖名称:1997年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简介:冬小麦品种“新冬17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育成,1994年审定命名。该项目属冬性、中晚熟、大穗、高产优质型品种,株高85厘米,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轻感叶锈病,中抗雪腐病,穗粒数40至50粒,千粒重38至42克,容重每升790至832克,蛋白质含量14.3%,湿面筋含量29.36%,平均亩产450至500千克,高产可达600千克以上。适宜于南北疆推广种植。      6、项目:陆地棉“新陆早1号”   获奖名称:1978年自治区科学大会成果奖,1983年兵团科技成果一等奖,1983年国家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简介:陆地棉“新陆早1号”的选育及推广,由农八师下野地试验站的刘汉珠主持选育,1969年系统选育而成,1978年审定命名。它是新疆早熟棉区曾长期种植的主栽品种,全生育期116至125天,植株呈塔形为I至Ⅱ号分枝,株高60至80厘米,茎秆较粗,部分呈红色,茸毛较多,果枝数平均10至12个,结铃分布均匀,生长整齐而健壮。该品种结铃性强,吐絮畅而集中;霜前花率71.1%,历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80千克,纤维品质好,可作纺60SS精格纱和46SS至60S的确凉混纺之用。大面积种植,表现出抗旱性强,适应性广,耐瘠薄,早熟、纤维长、品质好等特点。      7、项目:早熟陆地棉“新陆早6号”   获奖名称:1997年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简介:早熟陆地棉“新陆早6号”的选育,由农七师农科所育成,1997年审定命名。该项目全生育期125天,Ⅱ式果枝较紧凑,抗旱性强,后期不早衰,结铃性强,铃卵圆形,吐絮畅,好拾花,霜前花率90%以上,纤维品质好,产量高,全区推广约33.3万公顷,平均亩产100千克以上,是北疆棉区的主栽品种。      8、项目:早熟陆地棉“新陆早7号”   获奖名称:1998年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简介:早熟陆地棉“新陆早7号”的选育,由石河子棉花研究所的欧阳本廉主持完成,1997年审定命名。该项目属陆地棉早熟种,生育期125天,植株塔型,I至Ⅱ型果枝、较紧凑,铃卵圆形,吐絮畅且集中。3年国家区试结果,霜前皮棉平均亩产102.1千克,比对照种(新陆早1号)增产24.7%。该品种单铃重5.4至6.2克,衣分39.0%55 41.4%,绒长28.2至30.3毫米;比强度每特克斯20.0至22.5克,马克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