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悲与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削藩”悲与喜

“削藩”悲与喜   明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曾连续上演了两幕“削藩”的活剧。两剧的导演,一是建文帝朱允?,一是永乐帝朱棣。建文“削藩”,激起“靖难之变”,刀光剑影,干戈扰攘,结果皇冠落地,江山易主;永乐“削藩”,从容不迫,谈笑之间,恶藩被削,众王俯首。同样是“削藩”,为何结局竟有天壤之别?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意味深长的问号。      明太祖大封藩王      1368年,朱元璋在硝烟弥漫中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改元洪武,史称洪武皇帝、明太祖。初登大宝的喜悦,并未冲淡朱元璋对巩固新政权的思虑。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面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作为巩固明王朝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将诸子封藩建国。   皇子分封,古已有之。鉴于历代地方分裂割据和叛乱给中央皇权造成巨大威胁,使朱元璋下决心要为朱家的大明王朝建立道道巩固的藩篱,而最牢固的藩篱当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朱元璋曾亲身参加过反元斗争,亲眼目睹元末军阀一个个拥兵自重,元朝中央政权孤立无援,最后仓皇北遁的惨况。元朝灭亡的事实,给了朱元璋一个错误的启示,以为实行了诸子封藩,中央王朝一旦危难之时,藩王就能提兵解困,勤王济危。所以他反复告谕群臣:天下这么大,必须建立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如今诸子既长,应该各有其爵封,分镇诸国。这样做,决不是私其所亲,而是为了长治久安之计。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诸子分封问题上,朱元璋大大失策了。他忘了汉代吴楚“七国之乱”及西晋“八王之死”,这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祸乱,其根源就是分封。当时一个叫叶伯巨的书生冒着杀身灭族之祸,上书明太祖,坚决反对分封,尖锐地指出:“分封蝓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但朱元璋竟把这忠言谠论视为要离间皇帝与皇子之间的骨肉亲情。偏见导致固执,固执发展为专横,诸子分封终于在他手中完成了,而叶伯巨也为此送了性命。   洪武一朝分别在洪武三年、十一年、二十六年进行了3次大分封。朱元璋有26个儿子和1个皇孙,除长子朱标立为皇太子、幼子朱楠出生逾月夭折??及分封外,实际分封了25位藩王。   为了使藩王能够起到“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的作用,朱元璋赋予了他们很大的权力。按规定,王府设三护卫,护卫甲士少则三千,多则可达万人。其实,这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像分封在北方边塞诸王,因为要防御蒙古残余势力的卷土重来,都拥有重兵和相当大的军事统率权,甚至连国公勋臣都受其节制。而且朱元璋还规定,一旦朝中出现奸臣,则所有亲王都要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诸王则统领镇兵讨平之。这样,诸王的权力和责任就超过以往任何朝代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71岁的朱元璋大驾西归。他满以为诸子封藩为明王朝的大厦立下了一块长治久安的基石,却怎么也不会想到,此举恰恰给明王朝埋下了祸根。      建文帝“削藩”的悲剧      皇太子朱标本可以幸运继位,可是天不假其年,偏偏先其父而死,于是朱标之子朱允?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驾崩,朱允?便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统,翌年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明惠帝。当时诸王在朱允?面前以叔父之尊,多有不逊之言行,朱允?不能不对这种状况忧心忡忡。一日,他在东角门问太常卿黄子澄:“诸叔父各拥重兵,何以制之?”子澄以汉平“七国之乱”事为对,首次提出削夺诸王的建议。朱允?闻之大喜曰:“吾获是谋无虑。”他把十分棘手的藩王问题看得太简单了,这就决定了他在今后的“削藩”中只能采取简单的做法。   朱允?继位,改元建文后,兵部尚书齐泰及黄子澄针对诸王“拥重兵,多不法”的状况,一致建议削藩,这与朱允?一拍即合。当时鲁王、秦王、晋王已先后在洪武朝病故,只剩下燕、代、肃、辽、庆、宁、谷等七王,强藩之首数燕王。故齐泰认为“燕握重兵,且素有大志,当先削之”;但黄子澄却以为,燕王久有准备,削夺很难一举成功,周王与燕王是同母兄弟,手足情深,不如先削周王,翦除燕王手足,然后再削燕就容易了。朱允?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于是,“削藩”的帷幕拉开了。   既然要先除周王,于是就有人上告周王企图谋反。周王封于开封,建文不作任何调查,就命曹国公李景隆以率兵备边为名,假道开封,突围王府,逮捕周王。建文先将其流放云南蒙化,后又召还,将其禁锢京师。   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下诏“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正式向世人宣布削夺藩王军权。   不久,湘王朱柏“伪造宝钞事件”被揭发,又有人告发其招士买马,欲谋反,建文乃令将士伪装成商旅,将兵器藏于车薪中,直趋荆州,并包围王宫。朱柏知道大祸临头,而且又无以自明,乃与宫人痛饮泣别,然后阖宫自焚。封于青州的齐王朱樽,平时在藩国内多行不法,也有人告其企图谋反,建文将其召至京师,废为庶人,与朱棣共同禁锢。代王朱桂在封国中贪虐不法,朝廷时有所闻。建文采纳方孝孺策,令代王与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