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记者眼中“担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80后记者眼中“担当”

一个80后记者眼中“担当”   【编者按】正当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省举办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征文”活动,全省有73个新闻单位踊跃参与征文活动,收到121篇稿件,大多是具有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的好文章。其中有28篇稿件获奖。本刊此次刊登的是其中获得一等奖的7篇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纪录了我省新闻记者与共和国共同成长和投身改革开放的足迹,有的写了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采访亲历的惊心动魄的过程,有的写了追踪采访先进模范人物受到贴身感化的动人经历,有的写了在新闻采访第一线艰苦劳作而乐在其中的体会,读来令人感动和深思。   为了推动新闻事业繁荣发展,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我们推荐这些优秀作品,衷心希望这些凝聚着心血和汗水的好文章能在新闻从业者和有志于新闻事业的人士中引起共鸣和带来启发。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特殊年龄层的人群,“80后”在人们眼中,除了相对的年轻优势之外,总不免被或多或少地贴上“任性”、“不成熟”、“难当大任”等标签。当下,越来越多的 “80后”记者走上新闻工作岗位,面对时代的召唤,面对人民的期望,我们能挑大梁吗?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80后”记者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有着最为切身的感受。在抗洪救灾、抗震救灾等重大新闻战役中,我们在亲历中成长;在身边榜样的影响下,我们在悄悄地学会担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渐渐懂得:新闻记者肩上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当一名称职的新闻记者,我们要付出很多,很多……      经历:难忘的瞬间      在难忘的2008年,我和周围同事并肩战斗,成功地接受了大事要事的检阅,圆满地经受了急事难事的严峻考验,打赢了一场场大仗硬仗。其中,最难忘的还是在地震灾区采访时的那一幕幕。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多次请战,强烈请求到抗震救灾一线采访报道。端午节当天,我终于接到了赴川采访任务,没有顾得上和家人道别,就火速飞赴灾区,在抗震救灾一线连续奋战16天,每天平均工作15个小时。   进入6月,抗震救灾逐步由抢救生命转向灾后重建。安徽援建都江堰的建设工程何以高效推进?活动板房和???渡校舍的质量如何?援建一线的“徽匠”们是怎样的精神状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跑了都江堰市近20个建设工地,和设计人员、建设工人同吃同住,和质量监督员一起顶着烈日逐项核验。为了采写一位60多岁、自愿前往灾区参加援建工程的巢湖老汉,我冒着余震的危险,翻过两个山头,赶赴距离震中映秀镇仅有9公里的紫萍学校建设工地,与老汉面对面交流。随着援建工程的逐步展开,我的足迹也遍布灾区各地。在什邡,我跟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专家,前往四川省重要的化工基地,实地了解液氨罐等化学设施的安全情况,在回驻地的路上,汽车上下颠簸,行驶困难,但我的脑中只想着采访的点滴细节,要及时地将报道传回。在松潘,我不顾胸闷、头晕等高原反应,刚到就跟随安徽省对口支援松潘先遣工作组,奔赴受灾严重的镇坪乡解放村和新民村,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探访他们的受灾情况。当晚,我又放弃休息时间,采访昼夜监测松潘水源的安徽环保援川工作组。   在灾区期间,我采访了当地干部群众、援建工人、地震专家、工程技术专家、环保监测专家、医疗队、防疫队、卫生监督队、武警战士、一线新闻工作者等近100人,发回稿件21篇、图片22幅,其中《支援松潘,安徽在行动》、《援建帐篷里的“婚礼”》等报道在社会上反响热烈。安徽省支援四川灾区前线指挥部、安徽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对我的新闻稿件和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从灾区返回,领导、同事都让我谈谈在灾区采访的心得体会。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批“80后”志愿者的心声:“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是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腾飞,匹夫有责。经历了灾难的磨砺,我们“80后”记者正在学会“担当”!      榜样:就在我身边      我们年轻记者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报社这个大家庭。在安徽日报这片沃土上,有领导的亲切关怀,有“争比学赶超”的业务氛围,作为报社的一分子,我也会自觉地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写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多少个白天和夜晚,饱经风霜的老编老记们凝聚睿智的目光,弓起的身躯不知疲倦地匍匐在案前,扫描着电脑屏幕上那四面八方来稿的海洋;多少个春夏和秋冬,记者们坚实的步履行走在工厂军营学校田间,采撷着大千世界里缤纷的色彩鲜甜的果浆。   2007年7月,王家坝站洪峰水位29.59米,淮河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汹涌的浊浪使安徽蒙洼蓄洪区一片汪洋。安徽日报社领导迅速安排三路记者赴抗洪一线采访。作为唯一一名“80后”记者,我在第一时间出发,到达受灾最重的蒙洼蓄洪区。到达蒙洼时,阜阳记者站站长安耀武已经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