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白领碳足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普通白领碳足迹

一个普通白领碳足迹   看看我们的“碳足迹”,足以让我们所谓的高尚生活感到惭愧。当然,我们没必要回到原始社会,但如果我们放任恣意生活,总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会面对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描述的那一幕。      “零碳”排放一小时体验      2009年3月28日,家住北京通州区的刘先生用DVD看完了电影《机器人总动员》,正好是晚上八点。他拉掉了家中的总闸,与朋友一起在黑暗中度过。   这一刻的黑暗,让从农村出来的刘先生回忆起儿时家中经常停电的情景。然而,时过境迁,这一次的体验,是他身体力行参加了“地球一小时”减少“碳排放”的活动。用他的话说,是“为环保做了一次小贡献”。   根据现有的资料计算,刘先生所做的贡献有:少看电视一小时,减少排碳0.096公斤;少听音响一小时,减少排碳0.034公斤;少开节能灯一小时,减少排碳0.011公斤;少用笔记本电脑一小时,减少排碳0.013公斤;冰箱停用一小时,减少排碳至少0.65公斤。   仔细算下来,刘先生这一小时的贡献总计减少排碳0.804公斤;若刘先生在一年里坚持每天减少一小时用电,他减少的排碳量为293.46公斤;如果在接下来的40年内,刘先生每天都坚持如此,到他70岁的时候,他一生减少的排碳量为11738.4公斤。   在3月28日这一天,刘先生并不是孤独的。据统计,共有来自横跨各个时区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了这项活动。这场全球上千个城市的“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传递到悉尼、首尔、上海、北京、保定、香港、吉隆坡、马尼拉、新加坡、曼谷、雅加达、孟买和新德里。   在中国保定,这个城市在市长的带领下一起见证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北京、上海的新世界商场、宜家、沃尔玛也关闭了景观照明灯,和它们的顾客一起,倡导绿色消费。大连、成都、武汉、深圳、佛山、顺德等地也纷纷掀起了关灯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列。   这里,我们屡次提及的一个名字“碳排放”。“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碳排放量,已经成为本世纪初最重要的环保话题之一。   200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发布的《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已经居全球第二位。到2015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将达到5.2吨。预计到2025年前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到全球第一位。   “如果发展中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像加拿大人或者美国人一样的碳排放量,我们需要九个地球来吸收这些污染。而现实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说。   从报告里可以看到,到2020年,中国的平均气温将比1961年至1990年间高1.1到2摄氏度。如果目前的排放模式继续,中国三分之二的冰川,包括天山,将会在2060年前融化,而剩下的那三分之一也会在本世纪结束前消失。   据《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政策与建议》显示,1999-2002年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的需求造成的。刘先生“零碳”排放一小时的体验,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但终究是一个开端。      “烧碳人”的忏悔      “烧碳人”这个称呼是他参加了社区“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后,自愿这么称呼的,现在回顾起来,有些惭愧。他直言自己以前是名副其实的破坏自然“败家子”。   这话还得从2005年家里拆迁入住通州后说起。自从入住通州以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原来乘坐公共汽车上班的他改自驾车前往国贸附近上班。从此,刘先生的生活再也离不开他的座驾。不光用水用电不节制,连去菜市场买菜都要开车。   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北京实行单双号限行,刘先生的“车奴”生活才开始有了改变。刘先生说,其实政府倡导单双号限行,一开始自己还有些抵触。但当刘先生在社区网站看到了“碳排放计算器”之后,让他深受震动。“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几年我每年的平均碳排放量达到7吨,竟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一份报告的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12月,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1.68亿辆;汽车保有量达到了6289.3万辆。民盟中央副主席、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预测,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我国汽车保有量到2020年将超过1.5亿辆,年耗油将突破2.5亿吨,如果不加以节制,碳排放量和空气污染将达到惊人的地步。   现在,刘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