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锅炉检修工艺规程汇总
锅炉检修工艺规程
目录
锅炉设备特性及规范
水冷壁及联箱★
过热器及联箱★
再热器及联箱★
省煤器及联箱★
阀门★
预热器★
一次风机★
送风机★
引风机★
磨煤机★
给煤机★
等离子点火器★
冷渣机★
脱硫装置
脱硝装置
电除尘器★
仓泵★
空压机★
气化风机★
双轴搅拌机★
翻车机★
振动煤篦
斗轮机★
带式输送机★
滚轴筛★
碎煤机
犁煤器
入炉煤采样设备
循环链码设备★
供油泵、卸油泵、污油泵★
锅炉机组特性和规范
1 锅炉设备概述
1.1锅炉本体
江苏阚山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二台6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是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引进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Mitsuibish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技术,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采用П型布置、单炉膛、低NOX PM主燃烧器和MACT燃烧技术、四墙切圆燃烧方式,炉膛采用内螺纹管垂直上升膜式水冷壁、循环泵启动系统、一次中间再热、调温方式除煤/水比外,还采用烟气出口调节挡板、燃烧器摆动、喷水等方式。锅炉采用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为徐州本地煤。
1.1.1 锅炉铭牌
锅炉型号 HG-1792/26.15-YM1 制造厂家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参数 额定蒸发量:1792t/h 额定蒸汽压力:26.15Mpa 额定主汽温:605℃ 再热器进/出口温度:350/603℃ 再热器进/出口压力:4.83/4.59Mpa 1.1.2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序号 项 目 单 位 设计参数 1 额定蒸发量 t/h 1792 2 再热蒸汽流量 t/h 1454 3 过热蒸汽压力 MPa 26.15 4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MPa 4.83 5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 4.58 6 过热蒸汽温度 ℃ 605 7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 350 8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 603 9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 292 10 送风机入口风温度 ℃ 20 11 热一次风温度 ℃ 325 12 热二次风温度 ℃ 333 13 排烟温度(修正前/修正后) ℃ 130/125 14 锅炉水压试验时水容积 M3 15 汽水分离器压力 MPa 16 汽水系统总阻力 MPa 1.2锅炉概述
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每炉配6台HP1003型中速磨煤机,煤粉细度按200目筛通过率为75%。
给水调节:机组配置2×50%B-MCR调速汽动给水泵和一台启动用30%BMCR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
空气预热器进风:在送风机进口和空预器出口加装再循环风道,提高空预器进风温度。
锅炉特点
本600MW超超临界锅炉采用了MHI四墙切圆燃烧方式,它具有炉内烟气温度场和热负荷分配较为均匀、单只燃烧器热功率较小的优点,对保证直流燃烧器的火焰穿透能力和改进燃烧组织均是非常有利的。
炉膛水冷壁采用焊接膜式壁、内螺纹管垂直上升式,炉膛断面尺寸为17666mm×17628mm。
采用MHI的PM型燃烧器和MACT燃烧系统,风粉混合物通过入口分离器分成浓淡二股分别通过浓相和淡相二只喷嘴进入炉膛,浓相煤粉浓度高,所需着火热量少,利于着火和稳燃;由淡相补充后期所需的空气,利于煤粉的燃尽,同时浓淡燃烧均偏离了NOx生成量高的化学当量燃烧区,大大降低了NOx生成量,与传统的切向燃烧器相比,NOx生成量可显著降低。PM燃烧器由于将每层煤粉喷嘴分开成上下二组,增加了燃烧器区域高度,降低了燃烧器区域壁面热负荷,有利于防止高热负荷区结焦。
MACT燃烧系统,就是在PM主燃烧器上方一定高度增设二层AA风(附加风)喷嘴达到分层燃烧目的,这样整个炉膛沿高度分成三个燃烧区域,即下部为主燃烧区,中部为还原区,上部为燃尽区,这种MACT分层燃烧系统可使NOx生成量减少25%。
启动分离器系统为内置式,锅炉负荷小于25%BMCR的最低直流负荷时,启动系统为湿态运行,分离器起汽水分离作用,贮水箱中的水由二只水位控制阀(WDC阀)排入锅炉扩容系统或汽机冷凝器系统(根据炉水水质情况决定),锅炉负荷达到25%BMCR后,锅炉运行方式由再循环模式转入直流运行模式,启动系统也由湿态转为干态,即分离器内已全部为蒸汽,它只起到一个中间集箱的作用。
启动分离器为立式,共2只,布置于锅炉后部上方,分离器外径为φ836,壁厚为118mm,高度为3.31m,材料为SA387-11,由后包墙管出口集箱引出的4根φ402×67材质为SA335P12的连接管切向引入二只汽水分离器,在分离器的底部布置有一根轴向引出的水连通管通往分离器贮水箱,此连通管为φ457×80mm,材质为SA335P12
文档评论(0)